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
《冬日》全文
宋 / 李复   形式: 古风

日出东南隅,转侧下西陆。

不经中天行,但惊六龙速。

愁寒馀月阴,云重欲压屋。

霰雪飞不断,凝冰介万木。

怒风中夜起,呼号鬼神哭。

鼓荡溟渤倾,势欲翻坤轴。

十日未肯回,冻埋蛟龙缩。

城市百贾闭,衾裯换斗粟。

萧条触事艰,更觉生意促。

安得青帝回,爱景变邹谷。

气温筋骸舒,负暄一饭足。

岂愿北邻富,甲第厌粱肉。

(0)
翻译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随后滑向西方的地平线。
没有经过中天的行程,只感到六龙驾车的速度惊人。
寒冷的夜晚,月亮余晖下的阴霾加重,乌云压顶。
雪花纷飞不止,冻结在万物之间,形成厚厚的冰层。
狂风在深夜中骤起,仿佛鬼神在哀嚎。
海浪汹涌,像是要颠覆天地间的平衡。
十天过去,太阳仍未回归,冻得蛟龙蜷缩。
城市中的商人店铺紧闭,交易减少,只能以斗量粟米度日。
世事萧条,一切艰难,生活节奏加快。
如何才能让春天回归,让美景重现于邹谷。
气温回升,让筋骨舒展,哪怕一顿饭也能满足。
我并不希望邻居富有,豪宅里满是奢华的饮食。
注释
东南隅:东南方。
西陆:西方的地平线。
中天:天空正中央。
六龙:古代神话中的驾车神马。
愁寒:寒冷忧愁。
霰雪:小冰粒。
凝冰:结冰。
鼓荡:动荡。
坤轴:地轴。
冻埋:被冻住。
百贾:众多商人。
斗粟:少量粮食。
邹谷:泛指温暖的地方。
负暄:背对阳光取暖。
甲第:豪门大宅。
粱肉:精美的食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严寒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对寒冷天气的感受和生活在这样环境中的不易。

"日出东南隅,转侧下西陆。不经中天行,但惊六龙速。" 这几句描绘了冬日阳光短暂,不在正午时分经过天空中央,而是迅速地从东南升起又匆忙地下落,这种景象让人感到时间的仓促和季节变化的快速。

"愁寒馀月阴,云重欲压屋。霰雪飞不断,凝冰介万木。" 这里写出了冬日的阴冷和雪花纷飞,使得天空显得沉重,如同要压塌房屋一样。雪水结成坚硬的冰,包裹着树木,增加了自然界的严酷感。

"怒风中夜起,呼号鬼神哭。鼓荡溟渤倾,势欲翻坤轴。" 这段文字形象地描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宛如鬼神在空中悲嚎。狂风剧烈,似乎要掀起大地,扭转天地的轴心。

"十日未肯回,冻埋蛟龙缩。城市百贾闭,衾裯换斗粟。" 十个太阳都没有露出笑脸,大地被严寒覆盖,连蛰伏的生灵也受到影响。城中的商贩们关上了门户,只能用衣物交换食物。

"萧条触事艰,更觉生意促。安得青帝回,爱景变邹谷。" 这里的“萧条”形容了树木被严寒折损的样子,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更感到生命之脆弱和时间之宝贵。诗人希望青天白日能够早点回来,让这荒凉的山谷重新变得生机勃勃。

"气温筋骸舒,负暄一饭足。岂愿北邻富,甲第厌粱肉。" 当温度回暖,身体也随之松弛舒展,只要有温暖的一餐就感到满足。诗人并不羡慕那些富有的邻居,也不贪图奢侈的美味,只希望能够简单地生活下去。

这首诗通过对冬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严寒天气的感受和对温暖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古代人民在恶劣天气中艰难度日的情状。

作者介绍

李复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偈颂六十五首·其二十

元正一旦,万事成办。大乘小乘,井索钱贯。

更问佛法如何,也是秦时?轹钻。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三十

一切数句非数句,与吾灵觉何交涉。

毒蛇钻入你鼻孔,虾蟆咬破你眼睛。

(0)

径山出乡舟中寄二偈示众·其一

三冬水上打鞦韆,百尺竿头棹钓船。

寄语满堂龙象众,无劳掘地觅青天。

(0)

羊肠鸟道无人到,寂寞云中一个人。

(0)

开涂田道者求语

大海波涛涌,道人愿力坚。

当头一截断,万顷看平田。

(0)

游西湖

西湖招提三百六,佳处如春有眉目。

一番雨过吞青空,万顷无波鸭头绿。

望湖楼阁独自登,烟霏向背攒寒玉。

想见襄阳孟浩然,此中有句不容续。

道人长坐西山河,骨清气明韵出俗。

久居京阙厌尘土,一夕归心俊如鹄。

明窗为君研破砚,落笔转头风雨速。

龙山深处如定居,就彼结邻容我卜。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王季烈 何如璋 朱兴悌 杨昭俭 张民表 赵善庆 刘安 蒋溥 顾宪成 蔡惠如 魏元忠 温庭皓 毛纪 卢多逊 朱穆 黎庶昌 陈宜中 石安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