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朝行云,小姑暮行雨。
孤山曲曲多风波,船来尽泊山前住。
彭郎矶头江水深,水深照见行人心。
世人恶薄苦难拟,谁肯将心比江水。
上山祭姑还拜姑,莫把平地为险途。
大姑朝行云,小姑暮行雨。
孤山曲曲多风波,船来尽泊山前住。
彭郎矶头江水深,水深照见行人心。
世人恶薄苦难拟,谁肯将心比江水。
上山祭姑还拜姑,莫把平地为险途。
这首元代诗人叶兰的《二孤吟》,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长江边的风土人情与哲理思考。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朝行云”、“暮行雨”,形象地描绘了大姑和小姑的活动,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情感色彩。孤山的曲折与波涛汹涌,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挑战,而彭郎矶头的江水深邃,则寓意着人心的复杂与深沉。通过这些意象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洞察。
“世人恶薄苦难拟,谁肯将心比江水。”这两句直抒胸臆,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人性的脆弱,同时也提出了一个反问,即在这样的环境下,又有谁愿意像江水一样,无私地包容一切,展现出一种高尚的人生态度。
最后,“上山祭姑还拜姑,莫把平地为险途。”这两句充满了生活智慧,告诫人们不要因为眼前的困难而放弃希望,要懂得感恩与珍惜,同时提醒人们不要被表面的平静所迷惑,生活中处处充满挑战,需要勇敢面对。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的独到见解,语言质朴而富有感染力,是元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越水吴山,恍是梦中归路。萍踪无定,不管黄花吐。
重阳过也,犹作满城风雨。水天云淡,画船曾驻。
烟雨楼台,醉月吟风何处。此时堪叹,但有愁无数。
停杯试问,空目断西陵渡。几声征雁,横空飞去。
仙凫飞处司牛耳。觅来芙蓉城里。
挂席初收,推篷一望,濠濮欣然心会。追维江涘。
任潮去潮来,关门恐泥。剡曲回舟。
怅王猷兴尽前此。
而今溪港毕满,舳舻连泊稳,银蟾涵泚。
灯火喧阗,笙歌间作,仿佛秦淮游事。伊人中汜。
擅白雪阳春,蒸霞散绮。显济川才,河渠书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