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记梦》
《记梦》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久住人间岂自期,断砧残角助凄悲。

征行忽入夜来梦,意气尚如年少时。

绝塞但惊天似水,流年不记鬓成丝。

此身死去诗犹在,未必无人粗见知。

(0)
翻译
长久居住世间并非我所期望,断断续续的砧声和零落的号角更添悲伤。
远行的人忽然在夜晚的梦境中出现,意气仍然像年轻时那样豪迈。
身处边塞只觉天空如水般广阔,时光流逝却忘了鬓发已成白丝。
即使此身离世,诗篇仍会留存,或许还有人能粗浅地理解我的心意。
注释
久住:长久居住。
岂自期:并非我所期望。
断砧:断断续续的砧声(古代妇女捣衣的声音)。
残角:零落的号角。
征行:远行。
意气:意志和气概。
绝塞:边塞。
流年:流逝的岁月。
鬓成丝:鬓发已成白丝。
此身死去:即使此身离世。
粗见知:粗浅地理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记梦》,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和壮志未酬的感慨。首句“久住人间岂自期”揭示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叹,暗示自己并未主动选择长久留在尘世。次句“断砧残角助凄悲”通过听觉细节,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征行忽入夜来梦,意气尚如年少时”转而回忆年轻时的豪情壮志,梦境中的自己依然充满活力,与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接下来,“绝塞但惊天似水”描绘边塞景色,借天色辽阔暗喻人生的广阔与苍茫,而“流年不记鬓成丝”则直接写出了岁月无情,白发悄然爬上鬓角的无奈。

最后两句“此身死去诗犹在,未必无人粗见知”表达了诗人对身后名声的淡然态度,即使自己离世,只要诗歌流传,或许还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志。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陆游作为南宋爱国诗人的独特情怀。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挽张龙山

诸公莫唱贞元曲,老子曾闻正始音。
寂寞吴王堤上路,白杨花落昼多阴。

(0)

带湖春树先和公手植也感而有赋

暗香疎影久凄迷,咫尺塘边丈尺泥。
培植莫教阳德尽,看花踏雪过前堤。

(0)

送汤东涧出守南剑州

七聚名藩亦甚都,龙津剑气正扶舆。
斯文孰是南夫子,此地重逢行秘书。
忠爱平生在宗社,叹愁肯使到田闾。
黄花粲粲牵归兴,岁晚江空一怅如。

(0)

题芳洲诗集

采采芹甘不自谋,殷勤直欲奉王羞。
可怜斜日三千字,曾献当年十二旒。

(0)

方氏临清堂二首

割取风烟归此堂,尘缨更好濯沧浪。
青山屋上下流水,永日翻书乐未央。

(0)

屺瞻拜墓

假汝稀年只八年,争教老境不凄然。
青山慈母已黄壤,绿鬓中男余白颠。
天外群鸿随灭没,云间孤鹤自蹁跹。
共携斗酒浇坟土,衰泪何由滴到泉。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田锡 谭处端 刘黻 贾似道 文廷式 程垓 林旭 舒亶 张九龄 真德秀 纪昀 范浚 郝经 鲍溶 吴均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