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要害是阳方,往日旌旗夹道旁。
宁武将军能报国,云中壮士不勤王。
秦城北走阴山尽,晋水东穿紫塞长。
晾马台前多返照,行人怅望欲沾裳。
三关要害是阳方,往日旌旗夹道旁。
宁武将军能报国,云中壮士不勤王。
秦城北走阴山尽,晋水东穿紫塞长。
晾马台前多返照,行人怅望欲沾裳。
这首诗描绘了阳方口的雄伟景象与历史氛围,通过对比古今,表达了对忠诚与英勇的赞颂,以及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首联“三关要害是阳方,往日旌旗夹道旁”,开篇点题,阳方口作为战略要地的重要性,昔日战旗飘扬,象征着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
颔联“宁武将军能报国,云中壮士不勤王”,赞扬了宁武将军的忠勇和云中壮士的英勇,他们为国家不惜牺牲,展现了古代将士的高尚情操。
颈联“秦城北走阴山尽,晋水东穿紫塞长”,以秦城、阴山、晋水、紫塞等自然地理元素,勾勒出辽阔壮丽的边疆风光,同时也暗含历史的沧桑变迁。
尾联“晾马台前多返照,行人怅望欲沾裳”,描绘了晾马台前夕阳余晖的美丽景象,引发旅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画面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阳方口的历史回顾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忠诚、英勇与故土的深情厚意,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情感深度。
兰亭当日事。有崇山、茂林修竹,群贤毕至。
湍急清流相映带,旁引流觞曲水。
但畅叙、幽情而已。
一咏一觞真足乐,厌管弦丝竹纷尘耳。
春正暮,共修禊。惠风和畅新天气。
骋高怀、仰观宇宙,俯察品类。
俯仰之间因所寄,放浪形骸之外。
曾不知、老之将至。
感慨旧游成陈迹,念人生、行乐都能几。
后视今,犹昔尔。
四载分蜀阃,万里下吴樯。
老怀易感,厌听催别笛横羌。
自愧谋非经远,更笑才非任剧,安得召公棠。
有志但碌碌,无绩可章章。汉嘉守,明似月,洁如霜。
邦人鼓舞,爱戴惟恐趣归忙。
况是水曹宗派,仍得苏州句法,燕寝昼凝香。
且趁东风去,步武近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