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差万瓦拱层台,暇日登临亦乐哉。
桃李成蹊春未到,江山如画国多才。
倦游难效登楼赋,胜槩常遭俗驾回。
好是清宵携客醉,云间两两近三台。
鳞差万瓦拱层台,暇日登临亦乐哉。
桃李成蹊春未到,江山如画国多才。
倦游难效登楼赋,胜槩常遭俗驾回。
好是清宵携客醉,云间两两近三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登高望远、享受自然美景的意境。"鳞差万瓦拱层台"一句,通过对建筑物层叠鳞次、瓦片重叠的细节描写,展现了共乐台雄伟的建筑风貌和其宏大的结构感。"暇日登临亦乐哉"表达了诗人在闲暇之日登上高台观景的愉悦心情。
"桃李成蹊春未到"一句,通过提前盛开的桃李花来描绘初春时节的生机与美好。"江山如画国多才"则是借助自然美景来赞叹国家人才济济、文化繁荣。
"倦游难效登楼赋"一句,表明诗人虽然已经游历了许多地方,但对于登上高台(即共乐台)的体验和感受仍然无法用文字完全表达。"胜槩常遭俗驾回"则暗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不满,以及希望超脱这些烦恼,寻求心灵上的解脱。
最后两句"好是清宵携客醉,云间两两近三台",描绘了一幅夜晚与友人畅饮、醉酒于共乐台之景象。诗人在月明星稀的夜晚,与朋友一同登上高台,感受着天地之间的辽阔,似乎可以触手可及那遥远的三台(可能指的是神话中的仙境),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建筑物的描写,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与哲思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