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爱卢仝屋数间,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留与春风作往还。
亦爱卢仝屋数间,野猿皋鹤共跻攀。
才登楼见一溪月,不出门行十里山。
有兴自携残藁醉,无人得似老夫閒。
樵青莫掩柴扉路,留与春风作往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自然的画面,诗人对卢仝那简朴的居所产生了浓厚的情感。"野猿皋鹤共跻攀"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
诗人在登上楼台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如同水波般流动的溪光,这不仅是对月亮的描写,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才登楼见一溪月"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即时感受和欣赏。
紧接着,"不出门行十里山"则透露出诗人的豪迈之气,他不需要走远,只在家门不远处就能领略到大自然的壮丽。这种境界,是对自由精神的一种颂扬。
而"有兴自携残藁醉,无人得似老夫閒"则表达了诗人的独特情怀。在他看来,自己醉心于山水之间,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闲适与满足。这不仅是对个人生活态度的肯定,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有着深刻的理解和体验。
最后,"樵青莫掩柴扉路,留与春风作往还"则是在表达一种期待和寄托。诗人希望那通向山林的小道不要被封锁,而是让其保持开放,以便春风可以自由来去,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自然界中生生不息之美的无限憧憬。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以及对自由与闲适生活方式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