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月无光水拍天,渔舟数点落前湾。
赤腾空洞昨宵日,翠展苍茫何处山。
顾影未须悲鹤发,负暄可以献龙颜。
谁能手抱阳和去,散入千崖万壑间。
残月无光水拍天,渔舟数点落前湾。
赤腾空洞昨宵日,翠展苍茫何处山。
顾影未须悲鹤发,负暄可以献龙颜。
谁能手抱阳和去,散入千崖万壑间。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浴日亭次东坡韵》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残月无光水拍天”以月色微弱、水面拍打天际的景象,渲染出黎明前的静谧与广阔。次句“渔舟数点落前湾”则通过寥寥几只渔船在暗夜中驶向港湾,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第三句“赤腾空洞昨宵日”描绘了太阳初升的壮观场景,用“赤腾”形容阳光穿透云层的热烈,而“空洞”则暗示了日出时天空的开阔。第四句“翠展苍茫何处山”则转而描绘山色,以“翠”和“苍茫”描绘出山峦在晨曦中的朦胧之美,引发读者对远方山景的遐想。
第五句“顾影未须悲鹤发”诗人自我宽慰,表示不必因岁月流逝而伤感,体现了豁达的人生态度。最后一句“负暄可以献龙颜”借“负暄”(晒太阳)表达对温暖阳光的亲近,以及对自然的敬仰,希望将这份阳和之气传递到世间万物。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出的壮丽景色和个人心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