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
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虚亭突兀枕崇冈,玉宇无风秋自凉。
地阔群山争逶迤,天低远树立微茫。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
我亦清心官事省,葛巾藜杖得徜徉。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座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的虚亭,名为"明远"。诗人以"突兀枕崇冈"形象地写出亭子的高耸和地理位置的险峻,四周群山蜿蜒起伏,天地广阔,远树若隐若现,显得渺远而迷茫。秋日里,尽管无风,但自然的凉意却让人心旷神怡。
"阴晴易辨云霞色,晓夕常吞日月光"两句,通过描绘云霞的变化和日月的升降,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以及时间在静谧中的流转。诗人身处此境,心境清明,公务简洁,得以身着葛巾藜杖,悠然漫步,享受这份难得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生活的超脱,体现了宋代士大夫的闲适与淡泊情怀。
郁郁双松,植于堂傍。谁其植之,维邑之氓。
维侯在官,佐理有方。桃李满城,春日载阳。
侯善爱民,不扰不攘。俾之树艺,礿祀烝尝。
民亦爱侯,植材孔良。俾侯之寿,既坚且刚。
匪兹岁寒,傲睨风霜。硕大蕃衍,为栋为梁。
树之斯今,维侯翱翔。何以比之,召伯甘棠。
临川女,日日临川望何处。
临川路,前月征人从此去。
征人此去九千里,持戈远赴交河戍。
交河沙塞窅茫茫,尽是古来争战场。
白骨连山中夜月,铁衣倚马五更霜。
此时王事好辛苦,将军号令严如虎。
一声敌骑寇边州,生死向前无转头。
丈夫重义轻生死,动肯捐躯报天子。
妾在深闺君在边,何当破敌遂生还。
但令百岁能相见,离别寻常安足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