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还今日寸心明,客泪初收恨亦平。
岂有安危关一疏,不知流逐到诸生。
钱塘江上船犹待,玉枕山前屋未成。
畎亩馀忠刘子政,也应全不为修名。
生还今日寸心明,客泪初收恨亦平。
岂有安危关一疏,不知流逐到诸生。
钱塘江上船犹待,玉枕山前屋未成。
畎亩馀忠刘子政,也应全不为修名。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区仕衡的《喜声伯谪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生还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世事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慨。
“生还今日寸心明,客泪初收恨亦平。”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生还的喜悦和解脱之情。"生还"指的是朋友从远方归来,"今日寸心明"说明了内心的喜悦和清明,而"客泪初收"则是说远行的人终于不再流泪,"恨亦平"表达了往日的怨恨也随之消散。
“岂有安危关一疏,不知流逐到诸生。” 这两句诗人反问世事无常,人们对生命中的险要和平顺并不知晓。"岂有"是反问词,表达了疑惑,"安危关一疏"意味着人生在世的每一步都可能面临安危的考验,而"不知流逐到诸生"则是说人们对于生命如何漂泊、流转直至终老都不知道。
“钱塘江上船犹待,玉枕山前屋未成。”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朋友归来的期待和现实中尚未完成的居所。"钱塘江上船犹待"表达了朋友乘坐的船还在等待,而"玉枕山前屋未成"则说明诗人为朋友准备的住处还未完工。
“畎亩馀忠刘子政,也应全不为修名。” 这两句诗人提到了古代的贤良刘子政,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泊态度。"畎亩馀忠"指的是田地的丈量和对土地的忠诚管理,而"刘子政"是西汉时期的清官,以廉洁著称。诗人通过这一点出发,表达了自己对于名利的淡然,不愿意为了个人的名声而去做什么。
整首诗通过多重层次的情感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对生命的理解以及个人对于名利的态度。
颓堞衔烟,昏钟阁水,野鹃唤近清明。
华表羁魂,黄垆吟伴,暗尘房槛深扃。
断云玉笥,感词客依稀有灵。
新腔愁倚,一盏泉华,还荐芳馨。哀弦冻折谁听。
凄唳修罗,山鬼逢迎。
蓬岛尘狂,芝田日晏,梦游翻羡骑鲸。
泪珠千斛,拚一向、寒原纵声。
孤留何事,身世浮沤,休问残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