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时得憩圆庵,有客禅机不在谈。
妙乐佳名人不会,府中无事昼潭潭。
三年时得憩圆庵,有客禅机不在谈。
妙乐佳名人不会,府中无事昼潭潭。
这首诗描绘了妙乐庵内宁静祥和的氛围,以及庵中僧侣超凡脱俗的生活状态。诗人赵抃以“次韵”形式,对程给事的《会稽八咏》之一进行创作,展现了妙乐庵的独特魅力。
首句“三年时得憩圆庵”,描述了诗人偶然在妙乐庵中得到短暂的休息,暗示庵内的环境与氛围为他带来了心灵的慰藉。接着,“有客禅机不在谈”一句,点明庵中僧侣的生活方式,他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觉悟,并非通过言语交流来实现,而是通过禅修实践达到心灵的升华。
“妙乐佳名人不会”,进一步强调了庵内僧侣的生活境界,他们所追求的妙乐并非世人所能理解或认同的,这反映了高深的禅学智慧与独特的修行体验。最后,“府中无事昼潭潭”以生动的比喻,形容庵内白天的宁静,如同深潭一般,没有一丝波澜,象征着庵内僧侣内心世界的平和与纯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妙乐庵内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髓——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谛,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烛烛空中月,没且含光辉。
猗猗谷中兰,芬馨死不移。
温温魏氏女,皎皎琼树姿。
既娴内则训,亦诵柏舟诗。
伊昔聘林家,皓首以为期。
君子溘朝露,吁天涕涟洏。
匍匐奔其丧,相殉分所宜。
高堂未展谒,况在天一涯。
罗帷为谁设,膏沭为谁施。
妯娌纷喋喋,宁知我心悲。
水浆不入口,焉问渴与饥。
一朝复一夕,视死甘如饴。
从容下九原,岂曰生结缡。
但作连理树,一抔土相依。
百卉媚春阳,霜露且先萎。
何如松与柏,郁郁岁寒时。
嗟嗟魏氏女,贞心迈等夷。
共姜千载后,芳名史并垂。
院宇萧条,美人何处,肠断黄昏片月。
谁吊芳妍,枝上数声啼鴃。
依约似、亸袖来耶,悄地共、华灯明灭。
影亭亭、小立苍苔,乍惊清露更凄绝。
东风轻飏似许,寻偏阑干,只有半庭春雪。
淡雾空濛,误却栖香胡蝶。
但一缕、萦住湘云,扶不起、珊珊瘦骨。
还只怕、玉笛吹残,乱愁千万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