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启惠酥·其二》
《天启惠酥·其二》全文
宋 / 周邦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浅黄拂拂小鹅雏,色好从来说雍酥。

花草偏宜女儿手,缄封枉入野人厨。

细涂麦饼珍无敌,杂炼猪肪术最迂。

脔肉便知全鼎味,它时不用识醍醐。

(0)
翻译
新生的小鹅毛色浅黄,色泽之美自古就被人赞美如酥油。
花草最适合女子亲手照料,却白白落入了乡野人的厨房。
精心涂抹的麦饼无比珍贵,混合猪油烹饪的方法显得古老而独特。
仅凭一片肉就能尝出满锅菜肴的味道,以后无需再了解更高层次的美食——醍醐。
注释
浅黄:淡黄色。
雍酥:比喻色泽细腻、光滑。
女儿手:女子的手,代指女性的细心和温柔。
野人厨:乡野人家的厨房,暗示平凡之处。
细涂:精心涂抹。
珍无敌:极其珍贵,无与伦比。
杂炼:混合烹饪。
术最迂:方法古老,略显迂回。
脔肉:切好的肉片。
全鼎味:整锅菜肴的味道。
醍醐:佛教中的乳糜,比喻最高级的美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作的《天启惠酥(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的酥油,色泽浅黄且细腻,犹如小鹅雏的绒毛,被赞誉为雍酥,即色泽鲜美。诗人强调这种美食适合女性的手来制作,暗示其精致与娇嫩,但被送到自己这个乡野之人手中,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酥油的烹饪方法,细涂于麦饼之上,味道无比珍贵,而将猪肪混合炼制则显得较为繁琐。他通过品尝酥油,能感受到其丰富的味道,认为它足以代表整个鼎中的美味。最后,诗人幽默地说,即使将来不再需要了解更高层次的美食——醍醐(指牛奶上层浓厚的乳脂),也能通过这酥油体会到极致的美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酥油的品质和烹饪技艺,同时也流露出对馈赠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品味的自信。

作者介绍
周邦彦

周邦彦
朝代:宋   字:美成   号:清真居士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056年-1121年

周邦彦(1057—1121),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少年时期个性比较疏散,但相当喜欢读书。神宗赵顼元丰初,在汴京作太学生,写了一篇《汴都赋》,描述当时汴京盛况,歌颂了新法,受到赵顼的赏识,被提拔为太学正。以后十馀年间,在外飘流,作过庐州(今安徽合肥市)教授、溧水(在今江苏省)县令等。哲宗赵煦绍圣三年(1096)以后,又回到汴京,作过国子监主簿、校书郎等官。
猜你喜欢

句·其一

自恨捲帘人已老。

(0)

北渠

金殿分来玉砌流,黑龙湖撒凤池头。

后庭花落恩波断,翻与南塘作御沟。

(0)

赠任懒夫

未肯求科第,深坊且隐居。

胜游携野客,高卧看兵书。

点药医闲马,分泉灌晚蔬。

汉廷无得意,谁拟荐相如。

(0)

再次前韵代梅答

托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

枝条虽已故,情分不曾移。

莫向阶前老,还同镜里衰。

更应怜堕叶,残吹挂虫丝。

(0)

奉和御制岁日二首·其二

正仗临轩万国来,汉仪周礼尽堪咍。

光浮云盖青龙转,香透椒花白兽开。

庆赐应时均亿兆,卜年从此数京垓。

群臣共感文明运,况是天言诫懋哉。

(0)

夏泛西湖至冷泉亭、飞来峰,暮由孤山步归·其二

塔势忽涌出,迎我我心喜。

绿树翠幄张,清涧双流驶。

涓涓漱玉鸣,飞泉百道起。

庭畔独徘徊,吊古情难已。

忠孝自热肠,韩岳今不死。

水兮抑何冷,虽冷要仅此。

彼哉流俗人,趋炎附势耳。

且不识清浊,遑知冷暖理。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