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黄拂拂小鹅雏,色好从来说雍酥。
花草偏宜女儿手,缄封枉入野人厨。
细涂麦饼珍无敌,杂炼猪肪术最迂。
脔肉便知全鼎味,它时不用识醍醐。
浅黄拂拂小鹅雏,色好从来说雍酥。
花草偏宜女儿手,缄封枉入野人厨。
细涂麦饼珍无敌,杂炼猪肪术最迂。
脔肉便知全鼎味,它时不用识醍醐。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周邦彦所作的《天启惠酥(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收到的酥油,色泽浅黄且细腻,犹如小鹅雏的绒毛,被赞誉为雍酥,即色泽鲜美。诗人强调这种美食适合女性的手来制作,暗示其精致与娇嫩,但被送到自己这个乡野之人手中,似乎有些大材小用。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酥油的烹饪方法,细涂于麦饼之上,味道无比珍贵,而将猪肪混合炼制则显得较为繁琐。他通过品尝酥油,能感受到其丰富的味道,认为它足以代表整个鼎中的美味。最后,诗人幽默地说,即使将来不再需要了解更高层次的美食——醍醐(指牛奶上层浓厚的乳脂),也能通过这酥油体会到极致的美味。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酥油的品质和烹饪技艺,同时也流露出对馈赠者的感激之情以及对自己品味的自信。
托植经多稔,顷筐向盛时。
枝条虽已故,情分不曾移。
莫向阶前老,还同镜里衰。
更应怜堕叶,残吹挂虫丝。
塔势忽涌出,迎我我心喜。
绿树翠幄张,清涧双流驶。
涓涓漱玉鸣,飞泉百道起。
庭畔独徘徊,吊古情难已。
忠孝自热肠,韩岳今不死。
水兮抑何冷,虽冷要仅此。
彼哉流俗人,趋炎附势耳。
且不识清浊,遑知冷暖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