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山山下凤湖浔,扁揭高堂见古心。
九奏箫韶音律远,百年梧竹庆源深。
越公旧烈遗青史,单父閒情亦素琴。
胜地炳灵应有待,云霄他日看祥禽。
凤山山下凤湖浔,扁揭高堂见古心。
九奏箫韶音律远,百年梧竹庆源深。
越公旧烈遗青史,单父閒情亦素琴。
胜地炳灵应有待,云霄他日看祥禽。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怀凤堂》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面。首句“凤山山下凤湖浔”,以凤凰山和凤湖为背景,暗示了地方的吉祥与雅致。次句“扁揭高堂见古心”则点出主人的高尚情怀,通过堂名中的“凤”字,表达对古代君子风范的敬仰。
第三句“九奏箫韶音律远”,借用《箫韶》这一古老的宫廷乐曲,象征着高雅的艺术品位和深远的文化传承。第四句“百年梧竹庆源深”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深厚底蕴,梧竹寓意长寿和高洁。
第五句“越公旧烈遗青史”,提及越公的英勇事迹被载入史册,暗喻主人对历史人物的景仰和对自己品德的要求。最后一句“单父閒情亦素琴”,以单父的闲适情怀和素琴相伴,表达了主人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描绘凤山凤湖的环境,以及对历史人物和艺术的赞美,寄寓了诗人对高尚品格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向往,同时也预示了这个胜地未来将吸引祥瑞之气。
宦躯真沐漆,放怀北岩去。
行行如蔍境,渐入幽绝处。
湿翠欲沾衣,晴云乱生屦。
滩声时抑扬,岚气互吞吐。
松寒韵笙竽,碣石状钟虡。
朱实袅碧藤,白羽明翠坞。
提壶忌人醒,市醑邀我沽。
野果枝头寻,水乐空中度。
饮少辄颓玉,山灵劳拱护。
起来一凭栏,件件是佳句。
此景几百年,却待予全付。
吟成石点头,喜极石应语。
何处一鸣鹤,而作赏音和。
仰峰人所仰,隔江不受呼。
正如山中人,九诏不一顾。
传闻唐卫公,挟册曾此寓。
皋夔读何书,瑰誉响千古。
一生拗介甫,政坐读书误。
公乎傥可作,同草遂初赋。
君不见胸中义利交战初,胜负未分子夏臞。
又不见胸中义利交战馀,胜负已决子夏腴。
臞腴之变何须臾,一忻一戚相乘除。
初枉德清来致敬,盛年已有臞之證。
况年不似旧时盛,为若面上腴生莹。
纷华淡泊交相竞,利攻莫入义还胜。
小斋容膝祇数椽,焚香坐对古圣贤。
关钥勘到羲皇前,肉融形释心悠然。
非金非石非管弦,抵掌顿足喜欲颠。
杨墨申韩初立说,其心亦为道而设。
差以毫厘缪燕越,更于真似细区别。
万一悦非吾所悦,恐乾孟子韩公舌。
马蹄车辙前门外,江声山色后堂背。
左手持盘右把杯,家人怪问翁何在。
小阁峥嵘负后堂,图书左右翁中央。
一尘不容犯眼界,万象无计逃诗囊。
蚤作从渠醉名利,夜卧从渠梦朝市。
一咏之馀更一觞,翁兮醉梦华胥氏。
汉关之茅茅之英,丰城之剑剑之精。
双茅双剑龙变化,一阴一阳数生成。
我家稚竹老龙壳,中而歧之相掎角。
玉爪虬为夭矫枝,金鳞蜕作斓斑箨。
岂无他处生乾宫,震象为竹乾为龙。
震吾知是乾之变,竹谁谓非龙所钟。
潇潇声韵苍苍色,余褒二主残精魄。
不受冰摧直养刚,无容尘入虚生白。
夷齐坐看万物流,不负知音王子猷。
半夜葛陂雷雨作,二疏欲去终难留。
君不见震为龙,又为竹,竹又为龙几翻覆。
学人笑问玉版师,孰是本来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