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堤维凤艒,纡路策龙驹。
问俗阓阛度,觐光老幼趋。
舟车引百越,襟带控三吴。
泰伯高风在,贺公嘉政胪。
人文日寖盛,食服众滋腴。
故是升平象,宁无水旱虞。
即今虽小补,忆昔未全苏。
咨尔牧民者,引恬莫怠图。
傍堤维凤艒,纡路策龙驹。
问俗阓阛度,觐光老幼趋。
舟车引百越,襟带控三吴。
泰伯高风在,贺公嘉政胪。
人文日寖盛,食服众滋腴。
故是升平象,宁无水旱虞。
即今虽小补,忆昔未全苏。
咨尔牧民者,引恬莫怠图。
此诗描绘了常州府城的繁华景象与人文风貌。首句“傍堤维凤艒,纡路策龙驹”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道路两旁的美景与行进中的壮丽场景,凤艒与龙驹象征着吉祥与尊贵。接着,“问俗阓阛度,觐光老幼趋”,描绘了人们在市井中交流、在光线下聚集的热闹场面,体现了社会的和谐与活力。
“舟车引百越,襟带控三吴”两句,通过舟车与地理位置的描述,展现了常州作为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以及其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接下来,“泰伯高风在,贺公嘉政胪”赞颂了历史上的两位贤君,泰伯与贺公,他们的高尚品德与良好的政治措施仍然被后人铭记。
“人文日寖盛,食服众滋腴”则表达了常州文化与经济的繁荣,人民生活富足。诗人进一步指出,这样的景象是国家安定的象征,但也提醒不应忽视可能的自然灾害。“故是升平象,宁无水旱虞”体现了对现实与未来的思考。
最后,“即今虽小补,忆昔未全苏。咨尔牧民者,引恬莫怠图”表达了对当前治理者的期望,希望他们能继续努力,保持社会稳定与发展,同时提醒他们要警惕潜在的问题,不可懈怠。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常州府城的历史底蕴、人文精神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对地方治理的高度关注和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