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琴挂壁已多时,政尔难逢钟子期。
腹有精神方学道,面无尘土始言诗。
山童隔壁沽村酝,田叟登门送墓碑。
小市饥氓争籴米,青州太守可能知。
素琴挂壁已多时,政尔难逢钟子期。
腹有精神方学道,面无尘土始言诗。
山童隔壁沽村酝,田叟登门送墓碑。
小市饥氓争籴米,青州太守可能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素琴挂壁已多时,政尔难逢钟子期"表明诗人长时间未曾弹奏他的素琴,因为很难遇到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如同历史上钟子期般的知音。
接着"腹有精神方学道,面无尘土始言诗"则强调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精神和追求,他才开始学习道法,并且只有当脸庞清洁,没有世俗的尘埃时,他才开始吟诵诗歌。这两句突显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自律。
下文"山童隔壁沽村酝,田叟登门送墓碑"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及乡土文化的密切联系。山中少年隔着墙壁沽酒,田野中的老者亲自送来刻有文字的墓碑,这些都是对乡愁和自然生活的一种怀念。
最后"小市饥氓争籴米,青州太守可能知"则透露了社会的贫困与诗人的关怀。市场上贫穷的人们为了争夺几把米而发生冲突,而远在青州的太守或许会了解这些底层民众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织,以及他对于精神追求和社会关怀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