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子野雪后寄和却寄廷玉·其四》
《子野雪后寄和却寄廷玉·其四》全文
宋 / 仇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素琴挂壁已多时,政尔难逢钟子期。

腹有精神方学道,面无尘土始言诗。

山童隔壁沽村酝,田叟登门送墓碑。

小市饥氓争籴米,青州太守可能知。

(0)
注释
素琴:未经装饰的古琴。
壁:墙壁。
钟子期:古代知音故事中的人物,比喻知音或欣赏者。
腹有精神:内心充实,有道德修养。
方:才。
学道:学习道义或修行。
面无尘土:形容人清廉,不沾染尘俗。
始言诗:才开始谈论诗歌。
山童:山村的孩子。
沽:购买。
村酝:乡村自酿的酒。
田叟:老农。
墓碑:新刻的墓碑,表示有人去世。
饥氓:饥饿的百姓。
籴米:买米。
青州太守:地方官员。
翻译
素琴挂在墙上已经很久,可惜难以遇到像钟子期那样的知音。
只有内心充实且追求道义的人,才会开口吟诵诗歌。
山里的孩子到隔壁村买酒,农夫上门送来新刻的墓碑。
小集市上的饥饿百姓抢购大米,青州太守会知道这样的景象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素琴挂壁已多时,政尔难逢钟子期"表明诗人长时间未曾弹奏他的素琴,因为很难遇到能够理解自己心意的人,如同历史上钟子期般的知音。

接着"腹有精神方学道,面无尘土始言诗"则强调诗人的内心充满了精神和追求,他才开始学习道法,并且只有当脸庞清洁,没有世俗的尘埃时,他才开始吟诵诗歌。这两句突显出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他在文学创作上的自律。

下文"山童隔壁沽村酝,田叟登门送墓碑"描绘了诗人与自然及乡土文化的密切联系。山中少年隔着墙壁沽酒,田野中的老者亲自送来刻有文字的墓碑,这些都是对乡愁和自然生活的一种怀念。

最后"小市饥氓争籴米,青州太守可能知"则透露了社会的贫困与诗人的关怀。市场上贫穷的人们为了争夺几把米而发生冲突,而远在青州的太守或许会了解这些底层民众的苦难。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交织,以及他对于精神追求和社会关怀的深切情感。

作者介绍

仇远
朝代:宋   字:仁近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247年~1326年

仇远(1247年~1326年),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猜你喜欢

渡京口

去年风雨漫天黑,浪里舟危一间中。

好是斜阳今日渡,轻帆正遇剪江风。

(0)

中山陵二首·其二

遗教新镌似古碑,满堂金碧映朝晖。

可知松柏森森处,难掩心非泪假挥。

(0)

民国十九年辞春晖镇长职二首·其一

勉执教鞭数十年,朝吟夕诵被牵连。

况今岁已周花甲,自问犹难种砚田。

(0)

子夜春歌八首·其四

折花玉阶前,簪上同心钗。

安得花下风,吹梦入郎怀。

(0)

宝应道中

春思满芳洲,横风荡客愁。

日华闯高浪,波藻窜明楼。

诗句无根草,乡情不繫舟。

花朝便经过,莫负少年游。

(0)

白荷二首·其一

曾是昌黎巨眼观,花开十丈绕烟峦。

人来窈窕冲融里,太华峰高玉井寒。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杨发 孔天胤 许兰 翁洮 秦嘉 华岩 范质 何澹 福康安 岑文本 管道升 义净 宋齐丘 刘将孙 廖融 尤棐 李林甫 陈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