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鹿鸣宴》
《鹿鸣宴》全文
宋 / 张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从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

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

圣世取才先实用,儒生报国岂身谋。

且看廷策三千字,为写平时畎亩忧。

(0)
注释
昔:从前。
山川:山水。
夸:称赞。
八桂:泛指广西。
只今:如今。
文物:文化与文物。
盛:繁荣。
南州:南方各州。
秋风:秋天的风。
万里:广阔的。
书剑:书籍和剑,象征学识和武艺。
春日:春天。
端门:皇宫的正门。
拜冕旒:拜见皇帝。
圣世:圣明的时代。
取才:选拔人才。
先实用:注重实际能力。
儒生:儒家学者。
报国:报效国家。
岂:难道。
身谋:个人打算。
廷策:朝廷策论。
三千字:形容篇幅长。
平时:日常生活。
畎亩:田间,代指民间。
翻译
从前人们常常称赞广西的山水之美,如今这里文化繁荣超过南方各州。
秋天的风中我带着书和剑,春天时在端门拜见皇帝。
在圣明的时代,选拔人才注重实际能力,儒生报效国家并非只为个人打算。
让我们期待那三千字的朝廷策论,它将写下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忧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怀抱理想,志存高远的景象。"从昔山川夸八桂,只今文物盛南州"两句表明诗人对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和事迹有所追忆,但现在的文化繁荣却集中在了南方某州。这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于过去英雄事迹的怀念,也显示出对现实文化中心的认可。

"秋风万里携书剑,春日端门拜冕旒"则写出了士人的行走四方,秋天带着书籍和剑,象征着学问与勇气;而春天则是端正衣冠,去朝拜见尊长。这两句展现了诗人不仅有文采,而且还有武功,更重要的是,他懂得礼节,有尊卑之分。

"圣世取才先实用,儒生报国岂身谋"表达了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中,选拔人才应该以实际能力为先,而非空谈。作为士人,他们报效国家,不仅是为了个人的名利,更是出于对国家的忠诚和责任。

最后两句"且看廷策三千字,为写平时畎亩忧"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朝廷选拔人才的过程极为关注,能够写下三千字的文章,这不仅是学问上的展现,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国事的担忧。这里的“畎亩”指的是田地,也象征着国土和人民。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百姓的关怀,希望通过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对国家的忠诚和对百姓的关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自述,展现了一位士大夫对于个人修养、社会责任以及国家前途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栻

张栻
朝代:宋   号:南轩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生辰: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张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人,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猜你喜欢

山中即目二首·其二

茅屋七五聚,沙汀八九磐。

梯山畦麦秀,囊石障溪湍。

父老鸡豚社,儿童梨栗盘。

幽居有馀乐,奔走愧儒冠。

(0)

题牛图

牡丹花下连宵醉,今日闲看黑牡丹。

得此躬耕东海曲,一贫无虑百忧宽。

(0)

次韵答二袁

相逢何草草,不念别日长。

别我我在山,别君海茫茫。

慰别有难易,我老不易忘。

今此春云篇,来别已悲伤。

春云虽多态,与世无炎凉。

朝出山路白,暮归海天黄。

人生不免别,与君非异乡。

我诗不如云,春云解飞翔。

(0)

东阳方韶卿惠古意七篇久不得和五月二十六日将假馆宗阳桥稍有閒暇乃为次韵因寄讯彼中吴子善前辈·其四

人胆小于壶,揣想无限极。

及其遂所愿,不过一消息。

金华文物府,前哲馀楷则。

千年万年名,岂使夸者得。

(0)

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诗以自遣·其一

穷人忧夜长,壮士惜日短。

重九俗所欣,我意乃迩懒。

岂无解忧酒,累酌不能满。

东园富诗材,红实垂纂纂。

(0)

蒋尧仁监簿挽诗二首·其一

家厂宣和后,官名德祐前。

不图诸老尽,竟得一身全。

月旦悬虚鉴,巾箱有秘篇。

堂堂何可得,谁乞画图传。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李存勖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