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阑四面锁崔嵬,碣石残山此地开。
若在钱塘江上见,何人不道小飞来。
雕阑四面锁崔嵬,碣石残山此地开。
若在钱塘江上见,何人不道小飞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块巨石置于庭院之中,其气势磅礴,仿佛是自然界的杰作,被巧妙地安置在了人工环境中。诗人通过“雕阑四面锁崔嵬”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四周的栏杆比作守护者,紧紧锁住了这块高耸入云的巨石,营造出一种既壮观又神秘的氛围。接着,“碣石残山此地开”进一步强调了巨石的非凡之处,它仿佛是从荒凉的山野中开辟出来的一片新天地,展示了大自然与人类智慧结合的奇迹。
后两句“若在钱塘江上见,何人不道小飞来”,则运用了对比和夸张的手法,想象如果这块巨石出现在钱塘江畔,人们看到它时,会惊讶地认为它像是从空中飞来的巨大物体。这种夸张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也体现了诗人对巨石独特魅力的深刻感受和高度评价。整首诗通过对巨石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向往。
河东夫子文中虎,笔端挥洒如飞雨。
馀波覃及百世孙,翰墨风流照今古。
文章清丽有典则,胸怀恢廓无城府。
拥麾山郡民气和,万顷黄云富禾黍。
公馀雅会罗嘉宾,高论峥嵘挥玉麈。
皂盖双旌别汝江,去作他邦民父母。
伫看祖席列岐亭,梅影横斜媚村坞。
定知玉诏下丹墀,宰府要公调鼎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