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黄应龙失去思陵敕岳飞杀贼手诏》
《黄应龙失去思陵敕岳飞杀贼手诏》全文
明 / 沈周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

意非摸金手,必是探禊党。

不然尺一纸,何足厌贪掌。

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

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

知任观哲明,眷注加温奖。

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

君心在遗墨,一读自炳朗。

矫害證逆桧,淊天信欺罔。

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

锢子秘密藏,何为世标榜。

天意流无方,假盗理可想。

留吝恐违天,水火事或倘。

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

使之一人传,所见目惟两。

盗去转相售,售售万目赏。

存未为子欣,失未为子惝。

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

(0)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黄应龙失去思陵敕岳飞杀贼手诏》以叙事的方式,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感慨。诗中提到“东昆人来言,有盗发子帑”,揭示了一件涉及皇家财富的盗窃案。诗人认为盗贼并非单纯为了财物,可能是别有用心之人,如探春禊党的成员。

“思陵洒此翰,破术敕飞往”暗指这份重要的手诏,曾由宋室后裔思陵(可能指宋理宗陵寝)书写,岳飞接到命令去对付贼人。接下来,诗人通过“当时君臣际,天地相俯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君臣关系,以及岳飞的明智和皇帝的信任。

然而,“功宠致忌杀,忠义果足仗”暗示了岳飞因功高权重而招致嫉妒,最终导致悲剧。诗人强调这份遗墨的重要性,认为它能揭示真相,揭露秦桧等人的奸佞。

“此纸后不传,何以暴所枉”表达出对手诏失传的遗憾,认为若能流传,可以昭示冤情。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手诏被隐藏,其意义仍在,自然法则揭示了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最后,诗人感慨“物岂久恋人,物亦有精爽”,暗示世间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手诏被盗反而让更多人关注,成为揭露不公的媒介。诗以“慰子不平怀,诗与发浩荡”收尾,表达了对黄应龙的安慰,以及希望通过诗歌传达出深远的思考和情感。

作者介绍
沈周

沈周
朝代:明   字:启南   号:石田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27~1509

沈周(1427~1509)明代杰出书画家。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居竹居主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猜你喜欢

侯甥允吉入京相视送归

马上征衫草色青,炎天视舅到燕庭。

黔方客滞元戎幕,鲁国名传博士经。

离别十年肠欲断,悲欢千绪酒初醒。

北堂定忆连枝影,为报今来两鬓星。

(0)

赠余古仙山人

别久鬓如丝,金门老画师。

相逢春雨夜,正是落花时。

能事江湖得,浮踪岁月私。

旧游今欲尽,君去可依谁。

(0)

奉寄李北山先生四首·其四

龙门何日御,流想碧山隅。

文雅从先进,声名避大巫。

白云康乐墅,春酒步兵厨。

早晚抽簪去,能容绛帐趋。

(0)

题徐惟得冲漠斋十二绝·其七摩诘散花

掷戟归来理钓竿,不将零露望金盘。

飞花散尽三千界,丈室分明有大观。

(0)

题徐惟得冲漠斋十二绝·其五化人蹑景

振袂翩翩到北辰,中天城阙跨金银。

谁言半亩差容膝,十二瑶台属化人。

(0)

赠霓裳十二首·其十

瘦妻羸女各伤神,紫凤天吴拆洗频。

笑杀杜陵溪水畔,云鬟香雾是何人。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