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间汉君子馆砖为苗仙露作》
《河间汉君子馆砖为苗仙露作》全文
清 / 端木国瑚   形式: 古风

驱车有客河间道,抱得残经映衰草。

礼士贤王汉古风,昔人已往今人老。

传诗博士毛公里,筑馆犹闻说君子。

花砖两字堕荒郊,拾出苍苔是谁氏。

苗君苗君生此间,虫鱼事业寸心闲。

古文日夜磨风雨,刍玉驹场宝一斑。

黄金台摧空幽燕,荒唐陈事都可怜。

苦求东海童男药,工数西园姹女钱。

好贤谁识真儒者,后来剩有开元瓦。

苍茫同首日华宫,客到斜阳多驻马。

苗君手拓细临窗,土质霜华墨沈浓。

金丝鲁壁无人得,白首葩经忆此邦。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端木国瑚的《河间汉君子馆砖为苗仙露作》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诗的开篇以驾车过河间的场景起兴,引出了一本残破的古经和周边衰败的景色,暗示了岁月的流转和历史的沧桑。接着,诗人提及毛公里博士和君子馆,强调了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对知识传承的重视。

诗中提到的“花砖两字堕荒郊”和“黄金台摧空幽燕”,进一步渲染了遗迹的荒凉,表达了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诗人苗君被塑造为在此地生活的贤者,他致力于古文研究,如同磨砺宝剑般精益求精,其生活态度与精神追求在风雨中显得尤为可贵。

后半部分,诗人借“苦求东海童男药”和“工数西园姹女钱”的典故,寓言式地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知识价值的珍视。然而,“好贤谁识真儒者”一句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真正贤才的忽视,只剩下开元时期的遗迹作为见证。

结尾处,诗人描述了苗君亲手拓印古砖的细节,以及砖上的墨迹在霜华中显得更为深沉,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故乡的深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寄寓了对人才的呼唤和对文化的坚守。

作者介绍
端木国瑚

端木国瑚
朝代:清

(1773—1837)清浙江青田人,字鹤田,一字子彝,晚号太鹤山人。嘉庆间举人。任归安教谕十五年。以通堪舆之术,道光中被召卜寿陵。特授内阁中书。十三年成进士,仍就原官。国瑚博通经史及阴阳术数,精研《易经》。道光十七年三月,国瑚告老返乡,迁居瑞安。八月赴处州,游遂昌。九月感嗽疾,病故。著有《太鹤山人诗集》13卷、《太鹤山人文集》4卷、《周易指》45卷、《周易葬说》1卷、《地理元文注》4册。
猜你喜欢

柳枝词咏篙水溅妓衣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0)

薄暮步溪上见茅舍前桃花盛开

娇靥枝枝破浅红,暮寒无语向春风。
谁来花底多情立,白发如丝一病翁。

(0)

槜李道中二首

卧龙山下听吟松,细雨清明似梦中。
柳荫朱栏三百尺,渴乌犹自泣春风。

(0)

薄幸·眼波横秀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

(0)

赠孤山道士二首

九霄象简手中擎,岂是闲人爱列卿。
洞里石田春漠漠,有田多与种黄精。

(0)

挽正字南仲四首

珠璧方辉耀,菁华未寂寥。
极知身作崇,何用食为妖。
牺象收儒庙,箫笳咽市桥。
作心纱帽冷,三径雨潇潇。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