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隆庆己巳赴京寓城西报国寺赠宇上人》
《隆庆己巳赴京寓城西报国寺赠宇上人》全文
明 / 归有光   形式: 古风

慈宫崇象教,搆此绝华炫。

深岩閟香火,危峻瞰郊甸。

郁郁虬松枝,低压绕广殿。

当年帝舅亲,削发住兹院。

说经老龙听,出手五狮现。

曾闻长老言,天雨曼陀遍。

吾识宇上人,头陀今突弁。

脩容冥法相,妙悟在论赞。

导我画廊行,指示西方变。

晨起供清茗,时共禅悦饭。

我老欲归去,世事今已倦。

当结尘外缘,山中傥相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报国寺的庄严与宁静,以及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尘世的厌倦。诗中以“慈宫崇象教”开篇,点明了寺庙的宗教性质,随后通过“深岩閟香火,危峻瞰郊甸”描绘了寺庙所处的险峻环境,以及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郁郁虬松枝,低压绕广殿”一句,以虬松的苍劲与广殿的宏伟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接着,“当年帝舅亲,削发住兹院”则引入了历史人物,增加了故事的深度和历史感。

“说经老龙听,出手五狮现”描绘了僧侣讲经的场景,老龙作为听众,象征着佛法的深远和广大。而“天雨曼陀遍”则是对佛法普照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佛法的广泛影响力。

“吾识宇上人,头陀今突弁”将话题转向了具体的僧侣宇上人,通过“头陀今突弁”的描述,展现了宇上人的修行状态和成就。接下来的“脩容冥法相,妙悟在论赞”则表达了宇上人在佛法上的深刻理解和悟性。

最后,“导我画廊行,指示西方变”体现了宇上人对诗人的引导和教诲,使诗人得以深入理解佛法的奥义。“晨起供清茗,时共禅悦饭”描绘了日常生活的禅修场景,表现了僧侣与诗人的和谐共处。

“我老欲归去,世事今已倦”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的厌倦和对佛法的向往。“当结尘外缘,山中傥相见”则寄托了诗人希望在山林中与宇上人再次相遇的愿望,体现了他对佛法的追求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作者介绍
归有光

归有光
朝代:明   字:熙甫   籍贯:江苏昆山   生辰:1506~1571

归有光(1506~1571)明代官员、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举人。会试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谈道,学徒众多,60岁方成进士,历长兴知县、顺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与修《世宗实录》,卒于南京。归有光与唐顺之、王慎中两人均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并称为嘉靖三大家。由于归有光在散文创作方面的极深造诣,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吴水利录》等。 
猜你喜欢

葛无怀讣至·其二

静胜知天定,虚明悟物齐。

略伸嗟屈蠖,欲吐丧晴霓。

夜雨灯侵幌,春风柳并堤。

漫天吹絮尽,一点不沾泥。

(0)

踯躅

露凝丹脸粲芳肌,不御铅华亦自奇。

强学海棠春睡足,如何学得未醒时。

(0)

方岩王侍郎江西破贼归·其二

左蠡扬澜草葑湖,轴轳衔尾碍前驱。

苇航摺叠多馀地,潜伏骞腾在卷舒。

(0)

书平田田家壁

笭箵埏埴自陶渔,上大人题小教书。

不过乱山深处路,人间无处问唐虞。

(0)

龙井吊古

井龙孤躅转空濛,万斛泉源忆长公。

流水高山仍古意,落花啼鸟自春风。

石题岘首千年后,人在苏堤万柳中。

惆怅半生行乐地,阑干曲曲夕阳红。

(0)

哭赵别驾子野

年高唐进士,官小魏诸王。

落落青云步,朣朣古锦囊。

笔随文冢瘗,剑返虎丘藏。

分得闲风月,湖山不掩光。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陈鸿寿 本寂 王之涣 滕宗谅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