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见陈夫子,悬知问我能。
江鸥惯眠草,野雁怯逢矰。
矫首困疾首,折肱怀曲肱。
携家能有弟,托死岂无朋。
君见陈夫子,悬知问我能。
江鸥惯眠草,野雁怯逢矰。
矫首困疾首,折肱怀曲肱。
携家能有弟,托死岂无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信丰詹丞并寄赣陈丞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人以送别友人詹丞和陈丞为背景,通过描绘陈夫子的形象,表达了对他的理解和关切。"君见陈夫子,悬知问我能",诗人假设对方见到陈丞,会询问自己的近况,流露出对陈丞的了解和信任。
"江鸥惯眠草,野雁怯逢矰",运用了江鸥和野雁的意象,暗示陈丞的隐逸生活和对世事的谨慎态度,暗示他可能像江鸥一样喜欢自然,对世俗的追捕有所警惕。
"矫首困疾首,折肱怀曲肱",通过比喻,表达了对陈丞身体状况的关心,希望他能保重身体,同时也暗含对友人遭遇困境的同情,"矫首"象征昂首面对,"困疾首"则指困于疾病,"折肱"和"曲肱"都是形容身体不适。
最后两句"携家能有弟,托死岂无朋",赞美陈丞有兄弟亲情的支持,以及在困难中仍有人可以依靠的朋友,表达了对他的深厚情谊和对他在逆境中的安慰。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关怀与祝愿的送别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富有深意。
烈风惊洪涛,浩荡吹海立。
迅雷忽翻空,掩耳嗟不及。
汉兵百万骑,已夺秦关入。
击石惊倒流,势若三峡急。
沧波忽喧豗,众目俱骇慄。
人言海潮来,昔为子胥屈。
谁当语冯夷,四海今已一。
王春会涂山,白玉执万笏。
江河及乔岳,祠祀已咸秩。
海神会当知,万岁拱帝室。
平明跨羸骖,遥遵石头路。
循山一溪横,隔水得幽处。
树疑虬龙骧,石作苍虎踞。
云庵有遗屋,突兀在烟树。
方壶岂不佳,弱水无船渡。
空馀恼幽香,梅花满春屿。
心知姑射仙,兹焉饮风露。
水自平湖分,香从一山度。
风姿不自持,照影各矜顾。
安得从之游,徘徊著双屦。
东南富佳郡,此地复名城。
拜策奉温诏,谒帝辞明庭。
悠悠出金阙,旆旆摇熊旌。
兰风蔼微和,玉露湑以零。
征鼙肃郊垒,啸咏闲斋铃。
微生等薜萝,托根符馀荣。
误遭一笑盼,永怀千古情。
千古不足多,喜遇罕所并。
白璧勿漫予,按剑徒取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