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成都护戎韩舍人》
《送成都护戎韩舍人》全文
宋 / 范祥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全蜀兵符重,霄宸注念劳。

临戎号人杰,分组得时髦。

军府威名播,斋坛世阀高。

历桥题驷马,扬旆启三刀。

矍铄前谋大,澄清此志豪。

忠臣希子贡,民颂继王褒。

腊市繁千盖,春江涨万艘。

浣溪云粉薄,公暇废援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chéngdōurónghánshèrén
sòng / fànxiáng

quánshǔbīngzhòngxiāochénzhùniànláo

línrónghàorénjiéfēnshímáo

jūnwēimíngzhāitánshìgāo

qiáoyángpèisāndāo

juéshuòqiánmóuchéngqīngzhìháo

zhōngchéngòngmínsòngwángbāo

shìfánqiāngàichūnjiāngzhǎngwànsōu

huànyúnfěn簿gōngxiáfèiyuánháo

注释
霄宸:指皇帝。
临戎:面临战争。
人杰:杰出的人才。
时髦:当时的流行趋势或地位。
斋坛:祭祀或宗教场所。
题驷马:题写有关骏马的诗。
三刀:可能指战旗或武器。
矍铄:精神焕发,老而弥坚。
子贡:孔子弟子,以智辩著称。
王褒:西汉文学家,有作品流传。
腊市:农历腊月的市场。
春江:春天的江河。
浣溪:河流名,可能与地点相关。
援毫:提笔写字。
翻译
全蜀的兵符分量沉重,皇上的关怀如同星辰照耀。
面对战事他被称为人中豪杰,分派职务时引领潮流。
军府的威望远播四方,斋坛世家的名望更是崇高。
过桥时题写骏马之诗,挥旗出征开启三面战刀。
他的雄心壮志显露出老当益壮,决心澄清天下纷扰。
他是忠臣如子贡般难得,百姓赞颂如同王褒续篇。
腊月集市车盖如林,春江之上船只众多。
浣溪的云彩轻薄如粉,他在公务之余也忘却提笔作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祥为送别成都护戎韩舍人而作,表达了对韩舍人的高度评价和对其出征的期许。诗中首先称赞韩舍人肩负全蜀兵权的重要职责,体现出朝廷对他寄予的深深信任。接着,诗人称颂韩舍人为人杰,分组恰当,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时尚眼光。

诗中提到的“军府威名播”和“斋坛世阀高”,描绘了韩舍人家族的显赫声望和他在军中的威望。过桥题名的典故,以及“扬旆启三刀”的形象描述,都展现出韩舍人的英勇与决心。诗人赞美他的远见卓识和澄清天下之志,将他比作忠臣子贡,期待他能赢得百姓的歌颂。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成都市场的繁荣和春江的壮丽景色,以此烘托出韩舍人出征时的背景。最后,提到韩舍人在公余之时仍不忘文学修养,暗示其人格的全面和高尚。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敬意和祝福的送别诗,展现了范祥对韩舍人的深厚友情和对其未来成就的殷切期望。

作者介绍

范祥
朝代:宋

(?—1060)宋邠州三水人,字晋公。登进士第。历通判镇戎军,知庆、汝、华州,提举陕西银铜坑冶铸钱。精于财计,尤熟解盐经营利弊。仁宗庆历四年,建议改革盐法。八年,为提点陕西路刑狱兼制置解盐,推行钞盐制度,年省数百万缗。皇祐五年,权领秦州事,兴役筑古渭寨,招致青唐诸羌反抗,兵败,降知唐州。嘉祐三年,复总领盐事。
猜你喜欢

感皇恩·春色到人间

春色到人间,彩_初戴。
正好春盘细生菜。
一般日月,只有仙家偏耐。
雪霜从点鬓,朱颜在。
温诏鼎来,延英催对。
凤阁鸾台看除拜。
对衣裁稳,恰称_纹新带。
个时方旋了、功名债。

(0)

感皇恩·小阁倚秋空

小阁倚秋空,下临江渚。
漠漠孤云未成雨。
数声新雁,回首杜陵何处。
壮心空万里,人谁许。
黄阁紫枢,筑坛开府。
莫怕功名欠人做。
如今熟计,只有故乡归路。
石帆山脚下,菱三亩。

(0)

定风波·敧帽垂鞭送客回

敧帽垂鞭送客回。
小桥流水一枝梅。
衰病逢春都不记。
谁谓。
幽香却解逐人来。
安得身闲频置酒。
携手。
与君看到十分开。
少壮相从今雪鬓。
因甚。
流年羁恨两相催。

(0)

长相思·云千重

云千重。
水千重。
身在千重云水中。
月明收钓筒。
头未童。
耳未聋。
得酒犹能双脸红。
一尊谁与同。

(0)

长相思·桥如虹

桥如虹。
水如空。
一叶飘然烟雨中。
天教称放翁。
侧船篷。
使江风。
蟹舍参差渔市东。
到时闻暮钟。

(0)

长相思·暮山青

暮山青。
暮霞明。
梦笔桥头艇子横。
苹风吹酒醒。
看潮生。
看潮平。
小住西陵莫较程。
莼丝初可烹。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刘晏 程宿 冯京 韩忠彦 陈尧叟 郑颢 杨士芳 马援 刘沆 李方膺 全思诚 吴季子 郑伯熊 邓显鹤 侯蒙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