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
《高宗皇帝挽词·其二》全文
宋 / 袁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历数钦尧命,讴歌乐舜归。

玑衡新日月,黼黻旧裳衣。

姑射游神远,崆峒探道微。

龙髯攀莫及,空怅白云飞。

(0)
翻译
列举着尧帝的功绩,人们歌颂着舜帝的归来。
新的日月象征着政权交替,古老的礼服象征着传统延续。
姑射仙子般的神仙远游,崆峒山探寻着深奥的道义。
无法触及那龙须般的仙境,只能空自惆怅看着白云飘飞。
注释
钦尧:指尧帝。
命:功绩。
讴歌:歌颂。
乐舜归:庆祝舜帝归来。
玑衡:日月的象征。
黼黻:古代礼服上的花纹,象征礼制。
裳衣:古代的礼服。
姑射:神话中的仙女。
游神远:远游的神仙。
崆峒:古代传说中的仙山。
探道微:探索微妙的道义。
龙髯:形容仙境或仙人的形象。
攀莫及:无法触及。
空怅:空自惆怅。
白云飞:象征着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袁枢为高宗皇帝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先帝的敬仰和哀思。首句“历数钦尧命”赞扬了高宗承继帝位的正统,如同古代贤君尧的禅让;“讴歌乐舜归”则寓言其退位时民众的欢欣,如同百姓对舜帝的歌颂。接下来,“玑衡新日月”象征高宗的治理犹如新的日月光辉,而“黼黻旧裳衣”则以华丽的礼服比喻其传统的美德和威仪。

“姑射游神远”引用神话中的姑射仙子,暗示高宗的灵魂已升入仙境,超脱尘世;“崆峒探道微”则借道家的崆峒山,表达对高宗寻求真理、深邃智慧的敬仰。最后两句“龙髯攀莫及,空怅白云飞”,表达了诗人对无法追随先帝而去的遗憾,只能望着他如白云般飘逝,心中充满惆怅。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既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亡者的哀悼,体现了袁枢作为文人对故去帝王的崇敬之情。

作者介绍

袁枢
朝代:宋

(1131—1205)建宁建安人,字机仲。孝宗隆兴元年,试礼部词赋第一,授温州判官,兴化军教授。乾道七年,除太学录,外补严州教授。喜诵《资治通鉴》,遂区别事目,分类编纂,辑成《通鉴纪事本末》。迁太府丞,兼国史院编修官。修国史谓“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累迁权工部侍郎、兼国子祭酒。宁宗立,知江陵府,寻为台臣劾罢,奉祠家居。另撰有《易传解义》、《辨异》、《童子问》等。
猜你喜欢

左原纪异

君不见温公年方髫龀时,奋然击瓮活小儿。

至今遗事在图画,活人手段良可奇。

又不见耿恭昔年困疏勒,孤城凿井踰千尺。

整衣一拜精诚通,俄顷枯泉飞为液。

乐清有地名左原,地幽井古知几年。

一朝陷溺谁氏子,万石压脑沉黄泉。

路隔幽冥生望绝,三宿沉魂岂能活。

鬼神莫救功莫施,天遣仁人为之出。

彩棒来临驱五丁,抉石求尸俄有声。

头颅半露语未辩,人疑鬼物相视惊。

拯溺辛勤功未果,土圮石攲纷欲堕。

争言陷者不复生,救者徒遭颓压祸。

梅仙恻然临井旁,焚香再拜祈彼苍。

散金募众蹈死救,手植板干加堤防。

土石相衔危不倒,齑粉馀生仅能保。

须臾夺命鬼窟中,万口欢呼喜填道。

翕然舆论咸奇公,异事行将达帝聪。

感物诚居耿恭上,活人手与温公同。

况公才学俱超绝,吏隐那能久淹屈。

使君前日飞鹗章,莅事详明己廉洁。

鲰生桑梓居此间,具书目见非妄传。

太史采诗傥见取,愿付银笔书青编。

将见大书特书屡书不止此,史笔芬香此其始。

(0)

李梗和诗复用前韵

维摩老病思何堪,药性从今却渐谙。

掩卷正思眠丈室,论文俄喜遇奇男。

共嗟世路羊肠险,刚怕人情鼠口甘。

耸壑昂霄君未晚,吾衰已是食三蚕。

(0)

朝霞洞·其一

欲落未落天疏星,东方作矣绛楼明。

人间但眩长春洞,此地真如不夜城。

(0)

天申节锡宴当筵致语口号·其二

邑近蓬莱萃刘真,晓看簪履望尧云。

三呼请祝圣人寿,亿载长为天下君。

荷柄飞香浮碧斝,榴花照座舞红裙。

更听既醉升平雅,始信宸恩浃海垠。

(0)

童丱须知.衣服八篇·其七

千梭札札未成端,织了先须纳县官。

请得却资泥土用,不知机上忍饥寒。

(0)

次韵建王秦府有感

世间谁不有兴亡,堪叹伊人事最彰。

诗礼未闻传似续,楼台先欲芘淫荒。

自从冠履归泉下,无复轮蹄塞柳行。

富贵由来保勤俭,高危满溢岂能长。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吴佩孚 马一浮 张瑞玑 溥心畬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