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殿齐烟远势盘,凭虚试与众山看。
传闻不信环中绝,身到方知境界宽。
八极精神云广大,九霄分位石高寒。
苍生望处皆霖雨,岂独人间作巨观。
鲁殿齐烟远势盘,凭虚试与众山看。
传闻不信环中绝,身到方知境界宽。
八极精神云广大,九霄分位石高寒。
苍生望处皆霖雨,岂独人间作巨观。
此诗描绘了诗人过访泰山时的所见所感,以壮丽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治理者的期待。首联“鲁殿齐烟远势盘,凭虚试与众山看”,以“鲁殿”象征泰山,描绘出泰山连绵起伏、气势磅礴的景象,诗人站在高处,俯瞰群山,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视角。颔联“传闻不信环中绝,身到方知境界宽”,则通过对比传闻与亲身经历,强调了实际体验的重要性,指出只有亲自到达,才能真正领略到大自然的广阔与深邃。
颈联“八极精神云广大,九霄分位石高寒”,进一步描绘了泰山的雄伟与神秘,将云雾缭绕的山峰与高耸入云的岩石相结合,展现了泰山的壮丽与寒冷之美。尾联“苍生望处皆霖雨,岂独人间作巨观”,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认为不仅是人间,整个自然界都是壮观的存在,而自然界的恩泽(如雨水)惠及万物,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泰山壮丽景色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宏伟与神秘,也蕴含了对治理者(太守)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像泰山一样,为民众带来福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深刻思考。
学勤如君,于今有几,爱好真自天然。
抗心希古,琢磨倍精研。
不惜秋灯剪尽,要纸上、字字平安。
即此是,圣贤心法,三绝记韦编。狂言。
方自愧,倾蠡酌海,测管窥天。转殷勤为语。
佩若兰荃,不择涓流尽受,看溟渤,吞纳千川。
年华健。仔肩万事,浑不为吟笺。
晴天螯柱。是崧岳降神,匡我皇路。
须识我熙朝,尽深仁、滋培布濩。天心歆眷。
俾首倡、楚湘才武。艰苦。看拊循,瘁尽谯羽。
家书弥益质实,是家庭谆诚告语。
制胜根原,还在精勤义恕。百战动名,百城疆圉。
后人看取。曾说与。精兵那藉西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