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传.虞美人花》
《河传.虞美人花》全文
清 / 陈维崧   形式: 词  词牌: 河传

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岁岁江东。

此花渍透,还是垓下重瞳。旧啼红。

刘郎原庙空千古。咸阳树。银雁飞何处。英雄儿女。

谁怜总付东流。野花愁。

(0)
鉴赏

这首《河传·虞美人花》由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虞美人花与历史人物之间的关联,营造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哀愁氛围。

“楚歌四面,战旗一片”,开篇即以楚汉相争的背景引入,楚歌四起,战旗飘扬,渲染出战争的激烈与残酷。紧接着,“岁岁江东”一句,点明时间的流逝与地点的变迁,暗示着历史的轮回与不变的主题——英雄与悲剧。

“此花渍透,还是垓下重瞳”,将虞美人花与项羽的“重瞳”(传说中项羽有双瞳)联系起来,以花喻人,以花象征英雄的陨落与哀伤,表达了对项羽这位历史英雄的深切缅怀。

“旧啼红,刘郎原庙空千古”,进一步将情感聚焦于历史人物与遗迹上,通过“啼红”(形容泪水如血般鲜红)描绘出历史人物的悲凉命运,以及他们留下的痕迹在时间长河中的孤独与寂寞。“刘郎原庙空千古”则暗指历史人物的逝去与庙宇的荒废,强调了英雄与时代之间的距离感。

“咸阳树。银雁飞何处”,将视角转向更广阔的时空,以“咸阳树”象征历史的起点,而“银雁飞何处”则引发对历史变迁与个人命运的深思,银雁的飞翔无迹可寻,正如历史的轨迹难以捉摸。

“英雄儿女。谁怜总付东流”,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英雄与普通人的命运的同情与感慨,指出他们的故事最终都归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无人能真正理解或怜悯。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反思,以及对时间、命运与英雄主义的深刻探讨,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厚重感。

作者介绍
陈维崧

陈维崧
朝代:清   字:其年   号:迦陵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生辰:1625~1682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
猜你喜欢

余久不与文勉聚语忽薄暮见过评论近诗余甚有

好客评诗过草堂,琴尊留共晚风凉。
天边云气不成雨,地上月华浑似霜。
渠碗羹浮芹叶嫩,碧筒酒吸藕花香。
明朝别我城西去,水色山光引兴长。

(0)

从军(八首)

萧萧戎马鸣,悠悠赴遐征。
洒涕别亲戚,前行有期程。
骨肉恩难断,负戈且吞声。
开边报明主,宁顾死与生。
¤

(0)

杂兴(三首)

黄鹄四海志,良马千里心。
丈夫誓努力,奚可终陆沉。
感此秋节至,砌下蟋蟀吟。
愁来不能写,且复皪吾琴。

(0)

姑苏钱塘怀古诗次韵(六首)

荒丘坏古隧,言是孙策墓。
墓草生辉光,零零泫清露。
想当立国时,英雄称独步。
¤

(0)

感兴(二首)

丰城蚀利剑,蓝田没良玉。
出处谅有时,光芒岂终伏。
一拂即世用,三献徒自辱。
安知莘渭间,养晦恒自足。
龙兴云亦从,梦筮若秉烛。
经济成大业,谁复继遐躅。
¤

(0)

高阳行二首

北风吹陇簸黄沙,纵博千场日未斜。
白剑杀人丹剑舞,笑歌踏入酒姬家。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