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角勃姑时自唤,篱根络纬竞先鸣。
刈禾政想赪肩重,扬秕那愁眯目轻。
考满我应书下下,赈荒人谓策平平。
回思旧岁民情恶,不但中山有啜羹。
屋角勃姑时自唤,篱根络纬竞先鸣。
刈禾政想赪肩重,扬秕那愁眯目轻。
考满我应书下下,赈荒人谓策平平。
回思旧岁民情恶,不但中山有啜羹。
这首宋代虞俦的《晓晴》描绘了一幅清晨农事图景。首句“屋角勃姑时自唤”,勃姑可能是鸟雀的叫声,形象地展现了早晨的生机与活力;“篱根络纬竞先鸣”则以纺织娘的鸣叫呼应了宁静的清晨,两者共同营造出一种田园诗般的氛围。
接下来,“刈禾政想赪肩重”描述农夫们辛苦劳作,肩扛稻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同情和理解;“扬秕那愁眯目轻”则写农人们在扬谷过程中虽然尘土飞扬,但并不在意,体现了他们的坚韧和乐观。
诗人接着反思,“考满我应书下下”,暗示自己在官场上可能遭遇考核不佳,心情低落;然而,“赈荒人谓策平平”又表明他在面对饥荒时,尽力推行公正的政策,百姓认为还算过得去。这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注。
最后,诗人回首过去的一年,感慨“回思旧岁民情恶”,想起百姓生活的困苦,不禁联想到“不但中山有啜羹”的典故,暗指社会不公,表达了对改善民生的深切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自己职责的反思,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河南有伏流,经营太行根。
盛德不终晦,发为清济源。
公家济源上,太行正当门。
修竹带藩篱,百禽鸣朝暾。
仰视浮云作,俯窥流水奔。
相望有盘谷,李愿故居存。
主人国之老,实惟商岩孙。
斑行昔供奉,屡进逆耳言。
天子色为动,群公声亦吞。
肃肃冰霜际,不改白玉温。
出处士所重,其微难具论。
公勿怀草堂,朝庭待公尊。
江行长邅回,风水忧索米。
相逢解人颐,高士徐孺子。
鸬鹚葭苇间,煮茗当酌醴。
夜船饷蒸鹅,白发厌甘旨。
东江始分风,苔网馈百纸。
遣兵夜赋诗,月冷石齿齿。
别来星环天,再见艳桃李。
寄声良劳勤,报我阙双鲤。
但闻佳邑政,杻械生菌耳。
颇闻延诸儒,破讼作诗礼。
顾予白下邑,庭聚雨前蚁。
珥笔诵汉章,锥刀争未已。
初无得民具,名实正尔尔。
愿闻庖丁方,江湖天到水。
遥知解千牛,袖手笑血指。
书来傥垂教,改事从此始。
掘地与断木,智不如机舂。
圣人怀余巧,故为万物宗。
世有斲泥手,或不待郢工。
往时王黄州,谋国极匪躬。
朝闻不及夕,百壬避其锋。
九鼎安盘石,一身转孤蓬。
浮云当日月,白发照秋空。
诸君发蒙耳,汲直与臣同。
采莲涉江湖,采菊度林薮。
插鬓不成妍,谁怜飞蓬首。
平生耦耕地,风雨深稂莠。
谢公遂如此,永袖绝弦手。
去家十二年,黄雀悭下筯。
笑开张侯盘,汤饼始有助。
蜀王煎藙法,醢以羊彘兔。
麦饼薄于纸,含浆和咸酢。
秋霜落场谷,一一挟茧絮。
飞飞蒿艾间,入网辄万数。
烹煎宜老稚,罂缶烦爱护。
南包解京师,至尊所珍御。
玉盘登百十,睥睨轻桂蠹。
五侯哕豢豹,见谓美无度。
濒河饭食浆,瓜葅已佳茹。
谁言风沙中,乡味入供具。
坐令亲馔甘,更使客得与。
蒲阴虽穷僻,勉作三年住。
愿公且安乐,分寄尚能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