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岩飒飒生回风,角鹰乃据高堂中。
侧睛下视几万丈,杀气所透天为空。
眼前狐狸伏蒿蓬,我无快剑搜其蒙。
玉爪金眸亦坐视,嗟尔奇才空自雄。
穷岩飒飒生回风,角鹰乃据高堂中。
侧睛下视几万丈,杀气所透天为空。
眼前狐狸伏蒿蓬,我无快剑搜其蒙。
玉爪金眸亦坐视,嗟尔奇才空自雄。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鹰击长空的画面。首句“穷岩飒飒生回风”,以“穷岩”和“回风”营造出一种峭壁悬崖、风声呼啸的壮阔景象,为鹰的出场铺设了背景。接着,“角鹰乃据高堂中”一句,将视角从自然环境转向了鹰的居所,暗示这只鹰非同寻常,拥有高傲的地位。
“侧睛下视几万丈,杀气所透天为空”两句,通过鹰的视角和它所散发的杀气,展现了其锐利的目光和强大的气势。鹰仿佛能洞察万物,其威严之气甚至穿透了天空,这种描写既突出了鹰的勇猛,也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神秘感。
“眼前狐狸伏蒿蓬,我无快剑搜其蒙”则通过对比,表现了鹰与猎物之间的关系。狐狸作为猎物,隐藏在草丛中,而鹰却无从下手,暗示了某种力量的缺失或不匹配。这里的“我无快剑搜其蒙”,可能暗喻了诗人自身或某种力量未能充分发挥作用,无法捕捉到猎物,形成了一种遗憾或无奈的情感流露。
最后,“玉爪金眸亦坐视,嗟尔奇才空自雄”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玉爪金眸的鹰虽然拥有非凡的才能,但面对眼前的猎物却只能坐视不理,这不仅是对鹰的讽刺,也是对那些虽有才华却无法施展、最终只能徒有其名的人的一种感慨。整首诗通过鹰的形象,寓言了人生的种种境遇和哲理思考,引人深思。
太仓门开冷云湿,赤囊刻闺风雨亟。
天子惊传索马价,马神夜向钱神泣。
铸金为马会销磨,马化为金足转多。
健儿无事日食马,马魂暗诉诸陵下。
此去脱巾难料之,向来悬磬谁为者。
火云烧海海骨露,中州千里无青树。
去京千里日萧条,使者流民共愁路。
怜君冒暑著征衣,犹喜輶轩得暂归。
爱君不忍强君酒,心与白日同西飞。
茫茫天地一徽敔,正恐余归君又出。
且凭传语慰乡人,矿税终须有停敕。
山行若面壁,万灶出井底。
溪乾似夷涂,一雨泻千里。
山洪激射处,铁索变绕指。
洪来不及避,性命真已矣。
颇闻诵南皮,避水亭可纪。
秋毫苟及物,世论久犹韪。
寿阳扼山脊,距地突高起。
日光易向背,冷暖降尺咫。
古云晋藏富,矿冶可互市。
如何弃不采,失此通道旨。
邦人赋蟋蟀,旧说袭表里。
莫狃闭关言,险阻不足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