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物村墟绕四邻,逋翁遗宅草如茵。
自怜白首惭真隐,独对青山忆昔人。
疏雨石门横远硖,落花蚕市有残春。
何当卜宅双峰下,垂柳扁舟理钓纶。
云物村墟绕四邻,逋翁遗宅草如茵。
自怜白首惭真隐,独对青山忆昔人。
疏雨石门横远硖,落花蚕市有残春。
何当卜宅双峰下,垂柳扁舟理钓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乡村景象。首联“云物村墟绕四邻,逋翁遗宅草如茵”以“云物”和“村墟”勾勒出一片自然与人文交织的乡村风貌,而“逋翁遗宅草如茵”则通过描写荒废宅邸上茂盛的青草,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颔联“自怜白首惭真隐,独对青山忆昔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岁已高却未能真正隐居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中那些志同道合之人的怀念。这里既有对自身境遇的自省,也有对友情和理想生活的追忆。
颈联“疏雨石门横远硖,落花蚕市有残春”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情景,远处的石门在细雨中显得格外幽静,而落花满地则象征着春天即将逝去。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尾联“何当卜宅双峰下,垂柳扁舟理钓纶”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双峰之下定居,享受垂柳下的悠闲生活,手持钓竿,悠然自得。这一愿望既是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也是对理想状态的憧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自然风光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简单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遥遥涉长途,悠悠愁我心。
我心愁未央,暌离日以深。
山高水无梁,寄书多浮沉。
鱼乐在故渊,鹿鸣思长林。
觉时影与身,梦来裯与衾。
端居迟日月,旦暮如古今。
孤愿人讵知,沉忧自难任。
君子不遐弃,怀我以好音。
庭前不肯种凡草,种得萱花长自好。
欲教慈母百忧忘,期与萱花同不老。
画堂沈沈春昼长,母有欢颜花有香。
山中风味亦不恶,频羞鱼笋侑霞觞。
今年暂与萱花别,起应天书向金阙。
得官便尔买舟归,为念倚门鬓如雪。
鬓虽如雪未足惊,喜见儿归衣锦荣。
从今百岁永相保,日日花前笑语声。
呜呼人生老大儿可托,不种萱花心亦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