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蜘蛛和韵》
《蜘蛛和韵》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古风

物有小而智,虚檐寄微缕。

了不介天地,何以芘风雨。

蜂虿尝自投,螳螂不敢侮。

去面类汤网,取象得羲罟。

丝吐虽非蚕,蝇视有如虎。

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hīzhūyùn
sòng / céngbǎi

yǒuxiǎoérzhìyánwēi

lejiètiānfēng

fēngchàichángtóutánglánggǎn

miànlèitānggāngxiàng

suīfēicányíngshìyǒu

zhēnqiǎofēirénwèixiūshàjīnzhēn

翻译
世间万物虽小却智慧,于简陋屋檐间藏匿微小生命。
它们不介意天地之大,如何抵挡风雨侵袭。
蜜蜂和蝎子敢于自我牺牲,螳螂也不敢轻视它们。
它们的行为如同鱼网般细腻,模仿出伏羲的渔具。
虽然丝线并非出自蚕的吐丝,但蝇虫看来却像猛虎一般可怕。
真正的巧妙并非人力所为,连金针女也感到羞愧无比。
注释
物:事物。
小而智:虽小却聪明。
虚檐:简陋屋檐。
微缕:微小生命。
了不:完全不。
介:介意。
风雨:风雨侵袭。
蜂虿:蜜蜂和蝎子。
投:牺牲。
螳螂:昆虫。
侮:轻视。
去面:行为方式。
汤网:鱼网。
取象:模仿。
羲罟:伏羲的渔具。
丝吐:吐丝。
蚕:蚕虫。
蝇视:在蝇虫眼中看来。
如虎:像猛虎。
真巧:真正的巧妙。
人为:人力。
羞煞:使...感到羞愧。
金针女:擅长刺绣的女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蜘蛛的巧妙与力量,小而智慧,通过虚构的檐角上微小的线索来捕捉猎物。诗中指出,即使是如此细小的生物,也能不被天地间的风雨所干扰,这种能力令人惊叹。蜂虿虽然自身微弱,但仍敢自投于网中,而更强大的螳螂却不敢冒犯蜘蛛。这显示了蜘蛛狡猾机智,能够制伏比自己强大得多的对手。

诗中的“去面类汤网,取象得羲罟”进一步描绘了蜘蛛编织网的巧妙,就像古代的羲罟一样精细与严密。蜘蛛吐丝虽然不如蚕虫,但它的目光却有着虎一般的威猛。

最后,“真巧非人为,羞煞金针女”表达了对自然中这种巧夺天工的技艺的赞叹,同时也带有一种哀愁,因为即便是最精细的人类手艺(如金针女所指代的织造技艺),也难以与蜘蛛的自然本能相比。

这首诗通过对蜘蛛生态特性的描写,展现了作者李曾伯对于大自然中微小生命智慧和力量的观察与赞美。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在边三首·其三

昔岁衔王命,今秋独未旋。

节毛风落尽,衣袖雪沾鲜。

瀚海平连地,狼山峻入天。

何当携侍子,相逐拜甘泉。

(0)

月夜吟·其一

旧时衣服尽云霞,不到迎仙不是家。

今日楼台浑不识,只馀古木记宣华。

(0)

诗一首

远远青青迭迭峰,峰前真宰读书翁。

半岩冷落高宗雨,一洞凄凉吉甫风。

溪隐豹眠寒雾露,井凋凤宿旧梧桐。

九龙山下英雄气,尽属君王宇宙中。

(0)

送尹蔓回睦州

怜君授衣月,远作泛舟行。

江阔桐庐岸,山深建德城。

千寻乔木影,七里暮滩声。

兴尽当停棹,临流更濯缨。

(0)

有一秀才忽赎酒家青衣为妇因嘲之

秀才何事太匆匆,琴瑟无媒便自通。

新妇旋裙才离体,外姑托布尚当胸。

菜团个个皆钳项,粳米头头尽剪鬃。

一自土和逃走后,至今失却亲家翁。

(0)

中阁

棱层高阁倚岩扃,俯瞰尘寰仰摘星。

昼夜泉声混天乐,游人好向静中听。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喻良能 何吾驺 孙继皋 章甫 郑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