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出北邙,高坟何累累。
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
人云汉将相,奕奕多贤才。
一朝随物化,千秋委寒灰。
流光歘飞电,东月忽西颓。
黄泉如尾闾,去者不一回。
我欲志竹帛,虚名安在哉。
不如且行乐,旨酒盈我杯。
驱车出北邙,高坟何累累。
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
人云汉将相,奕奕多贤才。
一朝随物化,千秋委寒灰。
流光歘飞电,东月忽西颓。
黄泉如尾闾,去者不一回。
我欲志竹帛,虚名安在哉。
不如且行乐,旨酒盈我杯。
这首明代诗人王立道的《拟驱车上东门》描绘了驱车经过北邙山时所见的荒凉景象。北邙是古代洛阳北郊的墓地,"高坟何累累"写出了众多陵墓连绵的场景,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普遍。"狐狸昼踯躅,丰碑隐蒿莱"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荒芜,狐狸在白日里游荡,昔日的豪杰丰碑已被野草掩盖。
诗人借汉将相的典故,感叹英雄们的逝去,"奕奕多贤才,一朝随物化,千秋委寒灰"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转瞬即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深刻认识。"流光歘飞电,东月忽西颓"运用比喻,形容时光流逝之快,如同闪电和西坠的月亮。
最后,诗人意识到试图通过文字流传名声是徒劳的,"我欲志竹帛,虚名安在哉",他选择及时行乐,"不如且行乐,旨酒盈我杯",表达了对当下享受的追求,与世无争的人生态度。整体上,这首诗寓哲理于景物之中,体现了明代士人的生死观和人生哲学。
菊坡长恨隔横塘,城郭山林自不双。
放棹松江花已远,涛江之外更鄞江。
虾蟆,虾蟆,汝本吾田蛙。
渴饮吾稻根水,饥食吾禾穟花。
池塘雨初霁,篱落月半斜。
啁啁又向他人叫,使我惆怅悲无涯。
虾蟆对我说,使君休怨嗟。
古田千年八百主,如今一年换一家。
休怨嗟,休怨嗟。
明年此日君见我,不知又是谁田蛙。
新晴竹林茂,日夕爱此君。
佳禽哢翠树,若与幽人亲。
扫径绿苔静,引流清派分。
开轩见远岫,攲枕送归云。
桐槿渐秋意,琴觞怀友文。
浩然沧洲思,日厌京洛尘。
车骑方开府,梁王多上宾。
平时罢飞檄,行乐喜从军。
骑省悼亡后,漳滨多病身。
南窗若可傲,方事陶潜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