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见孤城万马屯,山行飘若出尘樊。
临池想凤心皆妄,据槛观鱼道更尊。
笑吸百川淋酒渴,旁看三峡倒词源。
人生适意须觞咏,世事升沉不足论。
愁见孤城万马屯,山行飘若出尘樊。
临池想凤心皆妄,据槛观鱼道更尊。
笑吸百川淋酒渴,旁看三峡倒词源。
人生适意须觞咏,世事升沉不足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凤池小饮》。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心境。
"愁见孤城万马屯,山行飘若出尘樊。"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种边塞之景,孤城内外聚集着成千上万的战马,而诗人则在这片混沌中保持着超然物外的心态,如同山间的小径,让人仿佛能够飘然出尘世的喧嚣。
"临池想凤心皆妄,据槛观鱼道更尊。"
接下来的两句则是诗人在池边思考,凤凰之心原本就不真实,而自己倚靠栏杆观看鱼儿,却感到它们自由自在,更值得敬佩。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于名利的淡漠,以及对自然界中生命自由状态的向往。
"笑吸百川淋酒渴,旁看三峡倒词源。"
这两句通过形象生动的笔触,表达了诗人饮酒畅饮、观赏景致的心情。百川之水如同醉人的美酒,而三峡之景则宛若倒流,颠倒众生的常规观念。
"人生适意须觞咏,世事升沉不足论。"
最后两句是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总结。在他看来,只要顺应内心的喜好,就不必过多纠缠于世间的是非成败。这一思想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的豁达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独立、自在飞扬的人生态度。
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
波清蜀栜尽,云散楚台倾。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
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
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
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
重关群吏散,静室寒灯明。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
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看画长廊遍,寻僧一径幽。
小池兼鹤净,古木带蝉秋。
客至茶烟起,禽归讲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小台堪远望,独上清秋时。
有酒无人劝,看山只自知。
幽禽啭新竹,孤莲落静池。
高门勿遽掩,好客无前期。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东岳真人张炼师,高情雅淡世间稀。
堪为列女书青简,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缕机中抛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
云衢不要吹箫伴,只拟乘鸾独自飞。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