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鱼有节候,必当谷雨过。
鳞类乃受食,育物秩南讹。
苑监动有例,届时已备饼。
伺候汝诚勤,即此发予省。
林丞贳市间,官价与市同。
瞿然惕中古,和买岂至公。
往岁饼如掌,今岁饼如画。
麦贵以致然,巧贾何足怪。
盘饼虽有数,宁当一一数。
鱼且不能言,知其饱与否。
今日饲之毕,明日当更供。
嗟此虽予值,宁非出诸农。
念彼乏食民,得此以为艰。
不肯频投喂,兹意非从悭。
鱼馁亦何妨,苑监或窃叹。
利弊权重轻,留馀非失算。
发粟早频仍,孟子言重思。
俭岁实宜用,曰今诚其时。
饲鱼有节候,必当谷雨过。
鳞类乃受食,育物秩南讹。
苑监动有例,届时已备饼。
伺候汝诚勤,即此发予省。
林丞贳市间,官价与市同。
瞿然惕中古,和买岂至公。
往岁饼如掌,今岁饼如画。
麦贵以致然,巧贾何足怪。
盘饼虽有数,宁当一一数。
鱼且不能言,知其饱与否。
今日饲之毕,明日当更供。
嗟此虽予值,宁非出诸农。
念彼乏食民,得此以为艰。
不肯频投喂,兹意非从悭。
鱼馁亦何妨,苑监或窃叹。
利弊权重轻,留馀非失算。
发粟早频仍,孟子言重思。
俭岁实宜用,曰今诚其时。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所作,名为《饲鱼》,通过饲鱼之事,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官员治理的思考。
诗中首先提到饲鱼需遵循时节,谷雨过后开始投食,体现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接着,诗人指出鱼类受食后,能促进生物多样性的培育,暗含了对生态平衡的重视。随后,他提到苑监(可能指皇家园林管理者)在特定时间准备食物,体现了对职责的履行。
诗人进一步探讨了投食的勤勉与省察,以及投食方式的公正性问题。他批评了过去投食量过大,而今则过于节省的行为,并指出这可能是由于物价上涨导致的巧取豪夺。通过对比往年与今年的投食情况,诗人揭示了粮食价格波动对投食量的影响。
接下来,诗人反思投食的数量是否需要精确计算,以及鱼类是否真正吃饱的问题。他强调了对民生的关注,认为不应频繁减少投食,以免影响鱼类健康。同时,他也提到了苑监可能因节约而产生的隐忧,但认为在权衡利弊后,保留一定的余粮并非错误的决策。
最后,诗人引用孟子的话,强调在荒年时应更加关注民生,认为当前正是采取措施帮助民众的关键时刻。整首诗以饲鱼为题,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管理、民生关怀以及经济政策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