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恭人挽诗·其五》
《陈恭人挽诗·其五》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余妻曰华姜,聪明亦如子。

寻尔向黄垆,揽袪啼不止。

妾父亦将军,与卿皇舅似。

腐肉何馨香,忠魂在箕尾。

与卿诉天帝,请剑诛封豕。

生未复家雠,死当雪国耻。

在古有娥亲,在今惟伯姊。

(0)
鉴赏

这首挽诗《陈恭人挽诗(其五)》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著名诗人屈大均所作,表达了对逝者陈恭人的深切哀悼和对其高尚品德的赞美。

首句“余妻曰华姜”,点出哀悼的对象是诗人自己的妻子华姜。接着,“聪明亦如子”一句,赞扬了华姜的智慧与聪颖,甚至比诗人自己还要出色,体现了她作为妻子的才华与魅力。

“寻尔向黄垆,揽袪啼不止。”描绘了华姜去世后的情景,诗人寻找她的身影,看到她离去的场景,不禁悲痛欲绝,泪流不止。这里运用了“黄垆”这一意象,象征死亡或离别,增强了哀伤氛围。

“妾父亦将军,与卿皇舅似。”通过提到华姜的父亲是一位将军,暗示了家族的显赫背景,并且与诗人的岳父相似,进一步强调了双方家庭的紧密联系。

“腐肉何馨香,忠魂在箕尾。”这一句巧妙地将华姜的美德与忠诚比作“忠魂”,即使肉体已逝,但精神永存,如同箕尾星般闪耀,象征着华姜的高尚品质超越了生死。

“与卿诉天帝,请剑诛封豕。”诗人想象自己向天帝诉说,请求得到神剑,以除掉那些危害国家的恶人,表达了对华姜遗志的继承与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生未复家仇,死当雪国耻。”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华姜生前未能为家族复仇,死后却希望为国家洗雪耻辱的决心,展现了她深沉的爱国情怀。

“在古有娥亲,在今惟伯姊。”最后两句,诗人感慨在古代有娥皇、女英这样的姐妹,而在当今只有华姜这样的姐姐,表达了对华姜作为姐妹之中的佼佼者的怀念与敬仰。

整首挽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不仅表达了对亡妻的深切哀思,也展现了诗人对华姜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念之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山居·其六

寒灯独照影微微,疏屋风吹雪满衣。

忽忆五台趺坐处,万年冰里一柴扉。

(0)

寄广川准无则

白云红树对离情,秋意微茫画不成。

吟就新诗书落叶,凭风吹过德州城。

(0)

楚江秋晓次石田翁韵·其三

山川摇落露华晞,野寺鸣钟破曙晖。

千里人烟江郭静,数声渔笛水禽飞。

寒催刀尺风霜早,日远关河信息稀。

丛菊又开身在客,长沙谁念未成衣。

(0)

深秀亭暮春述怀

空庭雨湿聚华茵,回首东风忆远人。

玉砌香消行迹断,雕阑吟彻别愁新。

楼台半是前朝景,桃李都承旧日春。

归燕多情还恋主,衔泥双拂画梁尘。

(0)

听雨篷

溪边茅屋两三椽,宽窄其如一钓船。

几树暮鸥篷底看,一瓢春酒雨中眠。

旧愁无复来心上,新梦何由到枕边。

我亦江湖钓竿手,菰蒲丛里住多年。

(0)

杂言

白日不西没,黄泉无至时。

东海塞为路,高山凿作池。

世有不死药,何人能服之。

秦皇与汉武,冢上树无枝。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