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祥门对启祥开,西望鸾仪王母来。
宝胜瑞凝人日帖,绮筵寿介紫霞杯。
和风未觉舒宫柳,晴旭浑看绽殿梅。
入夕九华迎令节,更闻万户闹春雷。
慈祥门对启祥开,西望鸾仪王母来。
宝胜瑞凝人日帖,绮筵寿介紫霞杯。
和风未觉舒宫柳,晴旭浑看绽殿梅。
入夕九华迎令节,更闻万户闹春雷。
这首诗描绘了在新正时节,于重华宫内为皇太后举办的盛大宴会场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宫廷的庄严与祥和氛围。
首联“慈祥门对启祥开,西望鸾仪王母来”,开门见山地描绘了宴会的开始,慈祥的大门开启,预示着吉祥的到来,仿佛王母驾临,充满了神圣与尊贵的气息。
颔联“宝胜瑞凝人日帖,绮筵寿介紫霞杯”,进一步渲染了宴会的奢华与庄重。宝物闪耀,瑞气凝聚,人日帖上写满了祝福,而绮丽的宴席上,紫霞杯中盛满美酒,寓意着长寿与幸福。
颈联“和风未觉舒宫柳,晴旭浑看绽殿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和谐与美好。和煦的春风轻轻吹拂,宫柳似乎在舒展身姿,而阳光下,殿梅竞相绽放,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尾联“入夕九华迎令节,更闻万户闹春雷”,则将场景推向高潮。随着夜幕降临,九华山的美景迎接了这个重要的节日,同时,远处传来了春雷般的欢庆声,预示着新的一年充满希望与活力。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清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庄重,同时也传达了对皇太后的尊敬与祝福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