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兰况同心,莫乐心相知。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丝看煮茧吐,士听愤悱语。
竹马非妙龄,美人恐迟暮。
匏系鲁东家,今君尚天涯。
土膏待阳瘅,气至如咄嗟。
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恶。
木无松柏心,蝎处蝼蚁托。
金兰况同心,莫乐心相知。
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
丝看煮茧吐,士听愤悱语。
竹马非妙龄,美人恐迟暮。
匏系鲁东家,今君尚天涯。
土膏待阳瘅,气至如咄嗟。
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恶。
木无松柏心,蝎处蝼蚁托。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其一)》。诗中表达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金兰况同心,莫乐心相知",以金兰比喻亲密无间的友情,强调知己难得的快乐。"石田罹清霜,念此百草腓",通过描绘石田受霜的景象,寓言岁月催人老,感叹时光易逝。
"丝看煮茧吐,士听愤悱语",借丝线煮茧的生动画面,比喻人生的艰难和内心的苦闷。"竹马非妙龄,美人恐迟暮",以儿时游戏与美人迟暮相对比,暗示青春不再,岁月无情。
"匏系鲁东家,今君尚天涯",表达了对朋友远在他乡的牵挂。"土膏待阳瘅,气至如咄嗟",土壤等待阳光的滋养,比喻友情需要时间和关怀来培养。"革薄不可廓,士迫下流恶",暗示世态炎凉,人情势利。
最后两句"木无松柏心,蝎处蝼蚁托",以树木无坚韧之心和蝎子寄身蝼蚁作结,寓意人要有高尚品格,不随波逐流。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