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深隐未言归,三载桐江解印迟。
官职清华非不达,性灵疏拙欲何为。
闲移夫子青山庙,拟立严陵钓渚碑。
兼喜溪云每相狎,时来窗户伴吟诗。
沧州深隐未言归,三载桐江解印迟。
官职清华非不达,性灵疏拙欲何为。
闲移夫子青山庙,拟立严陵钓渚碑。
兼喜溪云每相狎,时来窗户伴吟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沧州的隐居生活和心境。"沧州深隐未言归"表达了诗人对归去的渴望,但却一直未能实现,沧州成为了他暂时的栖息之地;"三载桐江解印迟"则透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他在桐江边已经度过了三年时间,对自然的观察和内心的沉淀如同印章一样深刻而缓慢。
接着,"官职清华非不达"表明诗人对仕途有所了解,但他的性格却是"性灵疏拙欲何为",既有超脱世俗的愿望,又表现出一种无奈和迷茫。"闲移夫子青山庙"和"拟立严陵钓渚碑"则显示诗人对古人的尊崇,以及他想留下自己思想和精神印记的欲望。
最后,"兼喜溪云每相狎"和"时来窗户伴吟诗"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他享受着山谷间云雾的陪伴,以及在特定时间通过吟咏诗歌与外界交流。
整首诗流露出田锡先生在隐居生活中的自得其乐,同时也透露了一种对世俗的淡泊和超脱。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他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一个清醒、平和而又有着深邃内涵的诗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