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危亲杖屦,步履转彷徨。
地作临池湿,天从入夜凉。
清飙轻燕室,云影暗幽堂。
孤念萧萧在,闲同岁月长。
衰危亲杖屦,步履转彷徨。
地作临池湿,天从入夜凉。
清飙轻燕室,云影暗幽堂。
孤念萧萧在,闲同岁月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衰老与病弱,独自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内心的孤独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首联“衰危亲杖屦,步履转彷徨”直接点出诗人的身体状况和行动状态,衰弱的身体需要借助拐杖行走,步履蹒跚,彷徨不定,透露出一种无力感和孤独感。
颔联“地作临池湿,天从入夜凉”则转向对自然环境的描绘,地面因临近水池而显得湿润,夜晚的天空渐凉,营造出一种清凉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推移和季节的变化。
颈联“清飙轻燕室,云影暗幽堂”进一步深化了自然景象的描绘,清风轻拂,燕子在室内自由飞翔,云影在幽深的厅堂中投下阴影,动静结合,富有画面感,也寓意着生活的宁静与变化。
尾联“孤念萧萧在,闲同岁月长”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虽然身处孤独之中,但这种孤独似乎与时间一同延长,成为了一种常态,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心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衰老、孤独和时间流逝时的内心世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黑龙蟠黑云,久蛰黄金阙。
缘何落人间,数饼若古月。
虾蟆不敢蚀,利刀岂能截。
温润比方玉,芬香麝脐裂。
乃知廷圭名,桓桓久不灭。
植夫名世俊,所蓄号奇绝。
护以紫锦囊,箧之复扃鐍。
渺思五季乱,江南颇偷逸。
三主皆能书,拨镫耸瘦骨。
一朝归大明,流散馀故物。
金华座右铭,清凉自题佛。
二宝藏予家,时时一披拂。
及观植夫墨,清风愈飘忽。
异国想尘劳,精灵岂沉没。
聊为识古篇,分手各萧瑟。
腊月衣未绵,两股冻成疾。
谁复为我扶,平步时时蹶。
文章那更论,精魄恐坠失。
缘何御史君,相招傍寒日。
迤逦造林泉,尘坌为披拂。
霓幡云外垂,石虎草间出。
深门窥泬漻,拱木递萧瑟。
丹青与老碑,遗事知彷佛。
僣迹已榛芜,新游论胶漆。
主人才何如,骥足千里逸。
梅君南昌后,襟韵犹凄溧。
刘子亦可奇,彖象久精诘。
顾予最空疏,百辨今已吃。
谤言来戈矛,自量几不密。
终甘首阳饿,岂效操瓢乞。
苍崖犹积雪,冻林春未归。
石径稍可通,决决泉声迟。
薄游欲何适,携筇负阳晖。
览胜辄长啸,世事吾何羁。
忽到仙人家,楼殿势欲飞。
皓鹤向人舞,青猿攀树啼。
屏风叠苍玉,深潭莹琉璃。
谁云蛰龙卧,朗咏前人诗。
飕飗太古风,会生松桂枝。
回首归兴遥,日暮青云低。
康王洞口无尘埃,青山崭岩水邅回。
飞桥百尺渡天险,下听谷响如奔雷。
凭栏要识物外物,泬寥寥兮何有哉。
但见东阜耸楼阁,碧瓦鳞鳞何崔嵬。
虹电披猖雨新歇,金云点缀芙蓉开。
斜阳疏光照不入,异景万变谁能裁。
仙家遗象已可爱,是时况与禅宗来。
瞳人照耀骨森竦,皎如皓月凌寒梅。
险句卷起谷帘水,真珠万斛收苍崖。
猿不能啼鸟无语,巨石枯木为之摧。
达即善用用即妙,斯游何异登蓬莱。
回头碌碌利名士,日蠹日朽令人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