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石洞中画梅》
《石洞中画梅》全文
明 / 孙承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小洞罗浮似,孤根倚壁斜。

夜深明月下,疑是雪中花。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石洞内画梅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梅花在月光下的独特魅力。

首句“小洞罗浮似”,以“小洞”与“罗浮”相提并论,巧妙地将石洞与罗浮山的幽静与神秘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这里的“罗浮”,既指真实的罗浮山,也暗喻了画中的意境,仿佛置身于一片远离尘嚣的仙境之中。

次句“孤根倚壁斜”,描绘了梅花生长的姿态。在这狭窄的石洞中,一株梅花孤零零地生长在壁上,姿态倾斜,似乎在与周围环境抗争,展现出坚韧的生命力。这一句通过“孤根”与“斜”字,不仅刻画了梅花的形态,也暗示了它不屈不挠的精神。

接着,“夜深明月下”,将画面的时间背景设定为夜晚,月光洒落,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一层朦胧而神秘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下,梅花的美更加凸显,仿佛在月光的照耀下绽放,与周围的黑暗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最后,“疑是雪中花”,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梅花与雪花相比较,强调了梅花在寒冷季节中依然绽放的美丽。这句话不仅赞美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赞叹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洞中画梅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梅花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赞美。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将视觉、听觉、嗅觉等多种感官体验融入其中,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份来自自然界的纯净与美好。

作者介绍
孙承恩

孙承恩
朝代:明

(1485—1565)松江华亭人,字贞父(甫),号毅斋。孙衍子。正德六年进士。授编修,历官礼部尚书,兼掌詹事府。嘉靖三十二年斋宫设醮,以不肯遵旨穿道士服,罢职归。文章深厚尔雅。工书善画,尤擅人物。有《历代圣贤像赞》、《让溪堂草稿》、《鉴古韵语》。
猜你喜欢

夜过华严堂示戒义从修二禅者

新月本可人,况是春雨后。

迅雷豁蒙心,清辉林间透。

钟罢人寂然,恰可经行候。

徐步过东廊,者谁领趣否。

二妙喜相迎,此喜良非苟。

聚首古道场,论心脱尘垢。

既作狮子儿,便应大哮吼。

(0)

拱北桥

萧萧竹径接平桥,万石曾歌五裤遥。

自是天南灵气盛,衣冠今满紫宸朝。

(0)

观音岩

蓬壶碧落岭云东,灵鹫飞来面面同。

莫道穿山无佛法,分明鞭石有奇功。

因寻狮子香台远,拾得莲花玉洞中。

不是慈航开宝筏,阴厓那许一灯通。

(0)

唐操江落花诗三十首李临淮先有属和余兴不自已遂悉次其韵·其十三十七萧

东皇疑是嫁红绡,回首朱栏片片飘。

自为情慵御妆洗,非关树静苦风摇。

文姬赋就胡笳拍,史氏吹停凤女箫。

从此心情吾亦改,顿嫌繁蕊爱疏条。

(0)

秋夜雨后月色太佳中夜起坐漫成二律·其一

有怀中夜起,凉月正当帘。

展卷情俱懒,焚香手自拈。

云疏桂影落,风劲竹声添。

幽意无人解,披衣自绕檐。

(0)

朝云曲·其一

阳台雨气蔼氤氲,高高巫山高入云。

容光晻暖梦中分。梦中分,意未息。万年游,欢无极。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