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句·其十二》
《句·其十二》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句  押[真]韵

春回积雪殊冰里,香动荒山野水滨。

带月一枝斜弄影,背风千片远随人。

(0)
注释
春回:春天来临。
积雪:残留的冬季积雪。
殊冰:特别寒冷。
香动:香气飘动。
荒山:无人烟的山岭。
野水滨:野外的水边。
带月:月光下。
一枝:一枝花。
斜弄影:歪斜地摇曳着影子。
背风:避开风。
千片:无数花瓣。
远随人:远远地随风飘散。
翻译
春天回归,积雪覆盖下的世界依然寒冷如冰,
花香飘荡在荒芜的山岭和野外的水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雪融解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审美情趣。诗中的意象鲜明,语言优美。

“春回积雪殊冰里”一句,以“春回”表达季节的转换,“积雪”、“殊冰”则展示了一场春雪融化后的景致,给人以时间和空间交错的奇妙感受。

“香动荒山野水滨”中,“香动”两字传递出一种微妙的情感体验,通过对自然界中细微花香的捕捉,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大自然生机的敏锐感知。"荒山野水滨"则勾勒出一片偏僻而宁静的自然景观。

“带月一枝斜弄影”一句,以“带月”、“斜弄影”巧妙地将月亮与花枝结合,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诗人通过这一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自己对孤独和静谧生活态度的向往。

“背风千片远随人”则以“背风”、“远随人”表达了落花随风飘散的情景,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于无常世事的感慨。这里的“千片”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对生命易逝和情感流转的一种比喻。

整首诗通过对春雪融解、花香袭人、月光与花影交织以及落花随风飘散等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视角。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莲花峰绝顶

南条一脉接仙霞,江浙平分两水涯;读书廿年想云海,攀天今日上莲花;巉坑俯极三千界,缥缈高承万里槎;第一兹游快心事,名山大好属吾家。

(0)

登天都

结伴游黄山,良辰值暮春。
美景层层出,眼界日日新。
奇峰高万丈,飞瀑泻千寻。
云海脚下流,苍松石上生。
入山虽甚深,世事依然闻。
息足听广播,都城传好音。
国际乒乓赛,中国得冠军。
飞船绕地球,勇哉加加林。
客中逢双喜,游兴忽然增。
掀髯上天都,不让少年人。

(0)

满庭芳 七上黄山

云海浮游,玉屏攀倚,天都插遍芙蓉。
山灵狂喜,迎客苍松。
七度重来无恙,记当年积雾沉沉。
补天手,旋钧转轴,旭日又当中。
凭高先一笑,齐烟九点,郁郁葱葱。
正不知费却多少天工。
无限筇佳兴,都化作挥洒从容。
龙蛇舞,丹砂杯底,照我发春红。

(0)

作《云谷晴翠》归途口占

七十二峰七度攀,此身宁复在人间。
八五游历曾非梦,疑昔登临未定山。
有路篱雀飞不到,无知松柏老能闲。
要从何处寻丹嶂,莫使匆匆卤莽还。

(0)

画天都峰自题

九上黄山绝顶人,纵横古今感微尘。
笑煞天都峰巅客,人间咫尺数烟云。

(0)

回龙桥

万里晴空挟怒雷,桥头水急报龙回。
摩天瀑布穿下云,窥壑苍松破石来。
足底烟霞迷径路,眼前风物有楼台。
他年重纂黄山志,不写仙才写凡才。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刘鹗 陈傅良 杜荀鹤 李光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