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游海山二首·其二》
《梦游海山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绀幰行空半簇花,太真扶辔极夭斜。

一声何处宁王笛,吹入春风百万家。

(0)
注释
绀幰:紫色的车帷。
簇花:像花簇拥的样子。
太真:指杨贵妃,唐玄宗的妃子。
扶辔:驾车。
极夭斜:姿态非常娇媚。
宁王:古代帝王的儿子,这里可能指某位有权势的贵族。
笛:竹制的吹奏乐器。
春风:温暖的春风。
百万家:形容数量众多的人家。
翻译
紫色的车帷在半空中如花簇拥,杨贵妃驾车姿态娇媚无比。
忽然传来宁王的笛声,悠扬地飘入春风中,传遍了千万户人家。
鉴赏

这段中国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在春日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感受和深切的情感寄托。首句“绀幰行空半簇花”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片繁花似锦的景象,"绀幰"指的是轻纱般的云彩,而"半簇花"则是春日里盛开却不失温婉的花朵。这种描写手法颇具画意,使人仿佛能嗅到花香。

紧接着的“太真扶辔极夭斜”中,“太真”指的是李白之妻,诗中的她正扶着马缰,行走在春日斜阳下。"夭斜"一词生动地形容了春光照耀下的温柔与柔和,这里不仅描绘出人物的姿态,也传达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怀。

第三句“一声何处宁王笛”则是一种突然的转换,诗人听到了宁王的笛声。这"一声"突如其来,却又自然而然地融入了春日的和谐氛围中。宁王在这里可能是虚指,也许只是诗人心中的理想人物,他的笛声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最后一句“吹入春风百万家”则将前面的描写与此时听到的笛声巧妙地联系起来。宁王的笛声随着春风,飘散到每一个家庭之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递和情感的共鸣。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宁王笛声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音乐之美以及人间温暖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奉挽近故制置侍郎畏斋先生吴公·其三

当年王事急,盛夏叹驰驱。

振铎宣皇化,登车礼硕儒。

薛公推一范,张老得三苏。

扰扰成何事,千年美意俱。

(0)

灯词四首·其一

南陌东城尽舞儿,画金刺绣满罗衣。

也知爱惜春游夜,舞落银蟾不肯归。

(0)

古乐府三首·其二

甚欲逐郎行,畏人笑无媒。

日日东风起,西家桃李开。

(0)

霜天晓角.为夜游湖作

欢娱电掣。何况轻离别。

料得两情无奈,思量尽、总难说。酒热。凄兴发。

共寻波底月。长结西湖心愿,水有尽、情无歇。

(0)

足弱再赋

四大假合成,足弱非我病。

但作如是观,乃悟真实性。

当时维摩诘,聊示世间身。

凡欲问疾者,正堕烦恼因。

我若于尔时,便当作礼去。

病既无从生,自有欢喜处。

(0)

应致远谒放翁

双溪雪消水生波,有客袖句来相过。

自言平生有诗僻,摆落世故工吟哦。

不愿垂腰连六印,不愿爰田封万户。

唯于前辈识苏黄,却向古人窥李杜。

呜呼断弦谁续髓,风雅道丧骚人死。

三山先生真若人,独将诗坛壁孤垒。

此翁笔力回万牛,淡处有味枯中膏。

有时奇险不可迫,剑门石角钱塘涛。

源流不嗣江西祖,自有正宗传法乳。

请君去直箭锋机,归来听我禾山鼓。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施枢 夏原吉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