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村又元日,春意亦閒门。
国事支颐笏,年光落手尊。
客携僧入社,邻贺鹤生孙。
邈矣孤山老,神交百世论。
云村又元日,春意亦閒门。
国事支颐笏,年光落手尊。
客携僧入社,邻贺鹤生孙。
邈矣孤山老,神交百世论。
这首诗描绘了元日时节,诗人对新春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云村又元日,春意亦闲门”中,“云村”暗示了乡村的宁静与自然之美,而“春意亦闲门”则表达了在春天到来时,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悠闲。接下来的“国事支颐笏,年光落手尊”,通过对比国家大事与个人时光,展现了诗人对社会与个人生活态度的思考。
“客携僧入社,邻贺鹤生孙”两句,描绘了邻里间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宗教与自然元素的融合,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邈矣孤山老,神交百世论”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文化和时间的深刻理解,以及与古人精神上的交流与共鸣,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哲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元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文化和时间的独到见解,以及对和谐、宁静生活的向往。
金阙争权竞献功,独逃征诏卧三峰。
鸡群未必容于鹤,蛛网何繇捕得龙。
清论尽应书国史,静筹皆可息边烽。
风霜落满千林木,不近青青涧底松。
非云非鹤不从容,谁敢轻量傲世踪。
紫殿几征王佐业,青山未拆诏书封。
闲吟每待秋空月,早起长先野寺钟。
前古负材多为国,满怀经济欲何从。
吴子爱桃李,月色不到地。
明朝欲看花,六宫人不睡。
凉轩待月生,暗里萤飞出。
低回不称意,蛙鸣乱清瑟。
月色明如昼,虫声入户多。
狂夫自不归,满地无天河。
银缸照残梦,零泪沾粉臆。
洞房犹自寒,何况关山北。
青春未得意,见花却如雠。
路逢白面郎,醉插花满头。
满眼桃李花,愁人如不见。
别有惜花人,东风莫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