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传经以造士,不承权舆乃至此。
此邦大夫复何俟,勿亟筑宫请杖履。
荒祠一椽避风雨,居陋何足病君子。
尊师传经以造士,不承权舆乃至此。
此邦大夫复何俟,勿亟筑宫请杖履。
荒祠一椽避风雨,居陋何足病君子。
这首诗表达了对尊师传承学问以培养人才的敬意,同时也批评了社会风气的偏离,指出若不尊重教育源头,会导致人才凋零。诗人质疑当权者是否还在期待贤能之士,建议不必急于修建华丽的宫殿来迎接尊师,而应保持简朴,让君子们安居于简陋之中,只要有学问和德行就足够。最后一句“荒祠一椽避风雨”描绘出一种清贫却坚守教育的精神,流露出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推崇和对现实境况的感慨。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诗,借暮春之景抒发对教育和社会责任的深沉思考。
城南高楼出乔木,下有方塘秋水足。
新霜未变草木鲜,晚日旋催梨枣熟。
雨荒松菊半榛莽,风老菰蒲初瑟缩。
门前大路多尘土,日中过客无留毂。
开门却扫如有待,下马升堂真不速。
劝我一振衣上黄,临风共倒樽中渌。
肴蔬草草意不尽,丝竹泠泠暗相属。
琳宫仙伯自閒暇,幕府粗官苦烦促。
晚衙簿领当及期,后堂车辖要须漉。
令人更愧东宫师,眷恋溪山弃华屋。
已践修涂到急流,暂回俗驾喜同游。
名为外物知难必,学悟无生信若浮。
骚雅深情追李杜,林泉高兴拉巢由。
迟留更爱灵峰境,青桂风来不待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