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声甘州.泛江有怀袁通父、唐月心》
《八声甘州.泛江有怀袁通父、唐月心》全文
宋 / 张炎   形式: 词  词牌: 八声甘州

空山弹古瑟,掬长流、洗耳复谁听。

倚阑干不语,江潭树老,风挟波鸣。

愁里不须啼鴂,花落石床平。

岁月鸥前梦,耿耿离情。

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

笑匆匆呼酒,飞雨夜舟行。

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闲门、得似晋人清。

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

(0)
注释
空山:寂静的山。
掬:捧起。
洗耳:清洗耳朵,表示专注倾听。
阑干:栏杆。
江潭:江边。
啼鴂:杜鹃鸟,象征悲伤。
耿耿:形容心情难以平静。
相逢:相遇。
词源:比喻词句的源泉。
飞雨:急雨。
零落:分散,飘零。
晋人:指古代的隐士。
相思:深深的思念。
长亭:古代设在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作为送别的地方。
翻译
在空寂的山中弹奏古瑟,捧起流水清洗耳朵,又有谁能听见这琴音?
倚着栏杆默默无言,江边的老树在风中摇曳,波涛声夹杂其中。
在愁苦中无需为春鸟的啼叫而悲泣,花瓣落在石床上,平添了几分寂静。
岁月如鸥影掠过梦境,深深的离别之情难以忘怀。
还记得在竹林外相遇,那时词句如泉涌,洗净了尘世的纷扰。
笑着急忙唤来美酒,在飞雨之夜乘舟而行。
如今我们又各自漂泊,关闭闲门,是否能像晋代隐士般清静?
思念之情随着杨花飘散,却误入了长亭的离别之地。
鉴赏

此诗为南宋词人张炎的《八声甘州》,是一首表达游子离愁和怀念之情的作品。开篇即以“空山弹古瑟,掬长流、洗耳复谁听”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古瑟的琴音在空旷的山中回荡,与奔流不息的江水相呼应,形成一种清净而孤独的氛围。

接着,“倚阑干不语,江潭树老,风挟波鸣”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寂寞之感。诗人站在桥边,不发一言,只有风声与水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萧瑟的秋意。

“愁里不须啼鴂,花落石床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对往事的回忆。这里的“啼鴂”指的是鸟鸣,而诗人表示在这充满愁绪的地方,不需要鸟鸣来打破寂静,只是让花落石床,万物归于平淡。

“岁月鸥前梦,耿耿离情。记得相逢竹外,看词源倒泻,一雪尘缨。”则是在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因为离别而生的忧愁。诗人将自己与亲朋好友在竹林之外的邂逅,以及那些如同词语中涌流般的美好记忆,都看作是难以忘怀的一段尘封往事。

“笑匆匆呼酒,飞雨夜舟行。”这两句则表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无奈时,选择了一种豁达的态度,即便是在风雨如晦的夜晚,也要举杯邀月,驾舟前行,以此来忘却烦恼。

最后,“又天涯、零落如此,掩闲门、得似晋人清。相思恨,趁杨花去,错到长亭。”诗人感慨于世事的无常与自己心中的相思之情,如同随着春风吹散的柳絮一般,不禁走到了长亭之上,陷入了更深的忧伤。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怀旧离愁的情怀。

作者介绍
张炎

张炎
朝代:宋   字:叔夏   号:玉田   生辰:1248年-1320年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猜你喜欢

赠张守之工部

世交先进两先生,白首今成老弟兄。

知我得师终不改,如君直道岂难行。

路无荆棘安能塞,川汰泥沙只自清。

皓月清风居不隔,酒杯茶碗共馀情。

(0)

卞将军庙

瘦马城西步夕曛,祠堂翼翼护英氛。

下马入门忙拜礼,行人说是卞将军。

(0)

谢汤文守惠地黄煎

会将云缕换霜华,一匕玄琼入紫霞。

他日天台莫轻住,要携徐甲到流沙。

(0)

简赵西台·其二

死恨钱塘水,悠悠只向东。

雁飞虽不北,连日有南风。

(0)

嘲客舍山脚下井

脚带浑泥气带腥,几家同汲竞罍瓶。

寒泉只在前山里,笑杀居人总不醒。

(0)

短长行

昨日之日短,今日之日长。

昨日虽短霁而暄,今日虽永阴复凉。

胡不雨雪为岁祥,胡不稍暖开初阳。

徒为蔽天氛曀日,黭黮人物惨懔无精光。

物情望有常,造化诚叵量。

气候淑美少,君子道难昌。

阴晴长短不可问,古来万事都茫茫。

独怜穷海客卧者,魂绕江南烟水航。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