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三》
《丁未五月六日拉黄思元丈放舟韩江登三元塔绝顶已陪太守金公别驾刘公观竞渡仍登塔传杯观者如堵薄暮就江东陆回时连日盛雨此日则独晴云漫赋四章用纪乐事·其三》全文
明 / 林熙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使君方问俗,旌拂海云开。

两鹢飞帆至,群龙逐棹来。

弥天夺彩锦,胜地酌金罍。

千里欢呼动,争看击楫才。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诗人林熙春在丁未年五月六日,与友人在韩江上乘舟,登临三元塔绝顶的欢乐场景。诗中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官员问民情、民众欢腾的热闹场面,以及在雨后的晴空下,众人聚集观看龙舟竞渡的壮观景象。

“使君方问俗,旌拂海云开。” 开篇即点出官员关心民生,象征着官员与百姓之间的和谐互动,如同云开见日,光明正大。

“两鹢飞帆至,群龙逐棹来。” 通过“鹢”和“龙”的形象,生动描绘了船只快速驶来的场景,仿佛是两条飞鸟和一群龙在水中竞速,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弥天夺彩锦,胜地酌金罍。” 描述了天空如同夺目的彩锦,而佳地则以金罍(一种酒器)宴饮,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高雅。

“千里欢呼动,争看击楫才。” 最后两句描绘了千里之遥的人们都在欢呼,争相观看击楫(划船)的技艺,表现了活动的热烈与民众的热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风光的壮丽,也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和谐与欢乐,体现了明代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林熙春
朝代:明

林熙春,字志和,号仰晋,生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海阳龙溪宝陇村(今潮安庵埠)人。出生后父母相继亡故,家境中落,全凭嫂嫂抚养成人。但据志书所载,林熙春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中进士后,授四川巴陵县令,不久即“以内艰归”。所谓“内艰”,即母丧(按,俗称父丧为外艰,母丧为内艰,统称丁忧,丁艰)。据此,乃母似应逝于他登第授官之后。当然,这也不排除林熙春视嫂为娘的可能。据称,林熙春为报答嫂恩,登第后还特为其嫂在屋旁挖塘放养乌耳鳗,抵今池塘尚在。
猜你喜欢

武川摩诃院请为功德主

昔日南游又五春,马蹄踏遍武川尘。

而今却到经行处,且与摩诃作主人。

(0)

除戎堂二首·其一

除戎堂主震威名,一扫尘氛消未萌。

不出户庭成庙算,折冲樽俎有奇兵。

何须公瑾长江险,安用蒙恬万里城。

坐镇大河兵偃息,居延不复塞尘惊。

(0)

用刘润之乞冠韵

隐逸养幽慵,飘萧两鬓蓬。

角巾折暮雨,醉帽落秋风。

避暑挂石上,衔杯鹿酒中。

忘机任真率,露顶向王公。

(0)

过天山周敬之席上和人韵二首·其一

沦落天涯数十秋,区区班笔早年投。

采薇山下慵拈草,洗耳溪边懒饮牛。

振武扬威难射虎,忘机绝虑不惊鸥。

当年射策承明殿,未必轻轻输吕筹。

(0)

过天德和王辅之四首·其三

积年叨禄领台司,位重才微甚不宜。

地上流钱惭晏算,樽前决胜愧良帷。

过实声问传人口,似直愚忠结主知。

三径荒凉松菊在,他时舍此复何之。

(0)

阆山香岩院

千峰四面碧参差,十顷水田展玉池。

下界风生尘似海,半山云合雨如筛。

雷师降笔留丹篆,佛祖开基见白龟。

宝殿重新煨烬后,可怜无处觅残碑。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