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去非为客,枌榆是故都。
婿怜齐赘好,儿念羽林孤。
烈祖丹书在,先人素业无。
鸡鸣思大母,回首白头乌。
此去非为客,枌榆是故都。
婿怜齐赘好,儿念羽林孤。
烈祖丹书在,先人素业无。
鸡鸣思大母,回首白头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送刘生之金陵就昏》其二,表达了一位老人对即将前往金陵的刘生的深厚情感与离别之情。
首句“此去非为客”,表明刘生此行并非一般的旅行或访友,而是有特殊的目的或使命。接着“枌榆是故都”一句,以“枌榆”象征故乡,表达了对刘生即将离开的故乡的留恋之情。
“婿怜齐赘好,儿念羽林孤”两句,通过描述刘生家庭成员的情感,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愁。这里“齐赘好”可能指的是婚姻关系,“羽林孤”则暗示了刘生作为军人的孤独和责任。
“烈祖丹书在,先人素业无”两句,既是对刘生家族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其未来的期待。其中“烈祖丹书在”可能指家族的荣耀或祖先的遗训,“先人素业无”则表达了对家族传统可能消失的担忧。
最后,“鸡鸣思大母,回首白头乌”两句,通过鸡鸣唤起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回头看到白头乌(可能象征着年老或逝去的事物)的场景,表达了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离别情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沉的人情味和对未来的忧虑,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情感表达能力。
玉树晓飞香,待倩它、和愁点破妆镜。
轻嫩一天春,平白地、都护雨昏烟暝。
幽花露湿,定应独把阑干凭。
谢屐未蜡,安排共文鹓,重游芳径。
年来梦里扬州,怕事随歌残,情趁云冷。
娇眄隔东风,无人会、莺燕暗中心性。
深盟纵约,尽同晴雨全无定。
海棠梦在,相思过西园,秋千红影。
娇月笼烟,下楚领、香分两朵湘云。
花房渐密时,弄杏笺初会,歌里殷勤。
沈沈夜久西窗,屡隔兰灯幔影昏。
自彩鸾、飞入芳巢,绣屏罗荐粉光新。
十年未始轻分。
念此飞花,可怜柔脆销春。
空余双泪眼,到旧家时郎谩染愁巾。
袖止说道凌虚,一夜相思玉样人。
但起来、梅发窗前,哽咽疑是君。
谢池晓。
被酒滞春眠,诗萦芳草。
正一阶梅粉,都未有人扫。
细禽啼处东风软,嫩约关心早。
未烧灯,怕有残寒,故园稀到。
说道试妆了。
也为我相思,占它怀抱。
静数窗棂,最欢听鹊声好。
半年白玉台边话,屡见钩小。
指芳期,夜月花阴梦老。
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
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
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壮怀无挠。
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
今日征夫在道。
敢辞劳、风沙短帽。
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
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
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看鸥翻波溅,苹末风轻,水轩消暑。
云叠奇峰,破桐阴亭午。
列岫连环,溜泉鸣玉,对幅巾芒履。
况有清时,风流故人,剧谈挥麈。
才冠一时,论高两汉,书扇豪踪,吐凤辞语。
昼锦归来,庆长年老母。
且尽绿尊,莫怀归兴,听扇歌高举。
会见登庸,泥封诏下,促朝天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