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六仙女谭》
《兴国灵山二十景和前令唐子侯氏·其六仙女谭》全文
明 / 卢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玄渚渟渟泛瑞莲,三神山果驾澄渊。

相传尽道颜如玉,欲到祇愁风引船。

解佩净依清汉藻,褰裳轻漾紫蒲涟。

何当洧水多春意,触忤诗人作卫篇。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仙女潭的美丽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水中的瑞莲与三神山的奇幻之景。首句“玄渚渟渟泛瑞莲”,以“玄渚”点出潭水深邃幽静,“渟渟”形容水波不兴的宁静状态,而“泛瑞莲”则暗示了水中莲花的圣洁与祥瑞。接着“三神山果驾澄渊”,将三神山与清澈的潭水相连,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氛围。

“相传尽道颜如玉,欲到祇愁风引船”两句,通过传说与想象,表达了人们对仙女潭的向往之情,同时也隐含了到达此地的困难与挑战,仿佛是需要克服某种无形的障碍。

“解佩净依清汉藻,褰裳轻漾紫蒲涟”描绘了仙女在潭中嬉戏的情景,佩饰轻盈,衣裳飘逸,与清雅的水藻、紫色的蒲草相映成趣,展现出一幅动人的画面。

最后,“何当洧水多春意,触忤诗人作卫篇”表达了诗人对仙女潭春意盎然景象的期待,同时也暗含了创作灵感的激发,仿佛只要置身于此,就能激发诗人的创作热情,写出如同卫风般优美的篇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仙女潭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超凡脱俗意境的营造,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同时也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与内心情感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卢宁
朝代:明

卢宁(一五○三—一五六一),字忠献,别号冠岩。南海人。博学而工文,尝受业于黄佐,而以不得及阳明之门为憾。明世宗嘉靖十九年(一五四○)举人,二十三年(一五四四)进士。授昆山知县,旋移知赣州兴国县事。二十九年擢守潼川。三十三年迁南京户部员外郎,寻改刑部,后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十八年升登州知府,卒于官。著有《五鹊台集》、《五鹊别集》等。卢宁诗,以明嘉靖三十八年刘珙重刻本《五鹊别集》为底本纂辑。
猜你喜欢

重接亦非兄札

十年两度寄书来,脊骨犹存鬓已摧。

好水好山应历过,肯将孤杖指荒台。

(0)

怀栖贤寺

破寺残年幸不孤,几人灯下共围垆。

不知五老峰前雪,得及天山一半无。

(0)

示老马十首·其一

日行三万犹嫌缓,便到瑶池路亦穷。

年老力衰甘处后,任他逐电与追风。

(0)

落花十首·其二

莫向枝头顷刻论,春光一等付郊园。

纷纷开落无穷恨,只有青松自感恩。

(0)

大翁携来诸物俱典尽各赋一绝·其二画

一幅长悬万壑秋,草堂閒卧共僧游。

巨源一去云山尽,雪满泥倾破壁留。

(0)

偶成

不因贫病不思乡,愁绪弥天恨夕阳。

自顾一身如此小,千峰犹恨莫能藏。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