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
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
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
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
羡君归去五峰前,往往星河实见仙。
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
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
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薛能所作,名为《送李倍巡官归永乐旧居》。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以一种羡慕和敬仰的心情,送别一位即将回到五峰之前的朋友。这里的“五峰”可能指的是朋友的家乡或是某个著名的山峰,而“星河实见仙”则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归隐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憧憬。
在第二句“麦垄夏枯成废地,枣枝秋赤近高天”中,诗人通过对农作物生长变化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同时,这也暗示了朋友归去后,那些曾经共享的时光和景象将会随着季节的更迭而改变。
接下来的两句“山泉饮犊流多变,村酒经蚕味可怜”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这里的“山泉”和“村酒”都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来表达清净自然之意的元素。而“饮犊流多变”可能是指水流经常变化,而“味可怜”则是对朋友即将享受到的简单生活表示一种赞美和不舍。
最后两句“曾约道门终老住,步虚声里寄闲眠”,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能与朋友共度余生,并通过“步虚声里寄闲眠”来形象地描绘出那种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寄托,还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淡泊明志、归隐田园的情怀。
丈室清于洗,玄玄正可谈。
放帘分月碎,迎户半风含。
人寿岂无百,浮生只有三。
抟鹏争欲上,征雁几回南。
绕砌浇金菊,临轩数玉簪。
茶精搜句涩,酒力助歌酣。
岐路谁曾泣,迷途马更谙。
芳心难妥贴,短发易差鬖。
话到忘忧处,行储欠一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