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开圣寺》
《开圣寺》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西去山门五里程,粉牌书字甚分明。

萧帝坏陵深虎迹,广师遗院闭松声。

长廊画剥僧形影,古壁尘昏客姓名。

何必更将空理遣,眼前人事已浮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开圣寺的荒凉与历史的沧桑感。诗人张祜以细腻的笔触,通过描述寺庙的环境和氛围,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首句“西去山门五里程”,点明了开圣寺的位置,位于山门西边五里之遥,为读者勾勒出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匿于山林深处的画面。接着,“粉牌书字甚分明”一句,既指出了寺庙中曾经有人题写的痕迹,也暗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追忆。

“萧帝坏陵深虎迹”一句,通过“萧帝”这一古代帝王的象征,以及“坏陵”、“深虎迹”的描绘,不仅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也暗示了寺庙所在之地曾是繁华一时的皇家陵园,如今却只剩下荒野与猛兽,透露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感慨。

“广师遗院闭松声”中的“广师”可能指的是寺庙的创始人或高僧,其遗院的关闭与松林中的声响形成对比,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环境的静谧,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衰败与寂寥。

“长廊画剥僧形影,古壁尘昏客姓名”两句,通过描绘寺庙内长廊壁画的剥落与古壁上尘封的游客姓名,直观地展示了寺庙的破败与时间的侵蚀,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过往辉煌与现今衰败的感慨。

最后,“何必更将空理遣,眼前人事已浮生”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空灵哲理的思考,认为无需过度沉溺于抽象的哲学思考,因为眼前的人事已经如同浮生一般短暂无常。这不仅是对寺庙现状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洞察与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开圣寺环境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变迁、自然景观、人物命运以及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弘治三年秋七月喜雨有作·其四

旱到双泉也半春,四方还有桔槔民。

而今有饭家家饱,才满峰头活水人。

(0)

茅林八景·其二曲港拖蓝

九皋昨夜露,孤鹤散清响。

惊起弄波人,长啸星河上。

(0)

龙卧沧滨

白云飞尽寒潭清,空山草木流芳馨。

秋日雷霆震复惊,春风头角深潜形。

蛟人夜泣清湘碧,骊珠晓吐沧波明。

泷滨泷滨明发灵,八荒净洗天瓢倾。

(0)

寄梁德刚归自南雍

笑杀南园老,秦淮醉几秋。

归来无一语,酣剑看吾钩。

(0)

赠容彦昭次陈石斋

传呼走柴门,有客迈行只。

衣冠不骇俗,语言多近里。

可是白沙来,乃浑化查滓。

白沙霞外客,兄弟遄与处。

伯兄遣君来,此意良何以。

肯为庙堂尊,而乃山林取。

何由见汝兄,汝弟见可矣。

诗好儿童传,谊高朋旧喜。

我非青囊徒,聊尔嬉云水。

凭君具只眼,一照三万里。

(0)

闻赵允用北行偶寄

病夫懒读书,只爱华胥境。

一榻松风清,北窗清昼永。

合眼见周公,山童惊不醒。

君今旅途游,莫恋邯郸枕。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周钟岳 张元济 许世英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