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雁度。声向千门去。也到文闱校文处。
也到文君绣户。背灯解带惊魂。长安此夜秋声。
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
寒风雁度。声向千门去。也到文闱校文处。
也到文君绣户。背灯解带惊魂。长安此夜秋声。
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
这首《清平乐》是宋代词人晁补之所作,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词人心境。开篇“寒风雁度”,以秋雁南飞的形象,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声向千门去”,雁鸣穿越城郭,似乎传递着某种讯息或触动了词人的思绪。
“也到文闱校文处,也到文君绣户”两句,将雁的行踪引向了学子们应试的场所——文闱(科举考试之地),以及文人的闺阁,暗寓了对文人士大夫生活的想象和感慨。文君绣户可能指的是才女的居所,这里借用了卓文君的典故,增添了诗意。
“背灯解带惊魂”描绘的是词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面对孤灯,解带的细节透露出内心的不安与惶恐。而“长安此夜秋声”则进一步强调了季节的萧瑟和词人身处异乡的孤独感。
最后,“早是夜寒不寐,五更风雨无情”直接表达了词人难以入眠的愁绪,以及对风雨之夜的无尽感慨。整首词通过秋雁、夜寒、风雨等意象,展现了词人对人生际遇的沉思和对未来的忧虑。
闽为昔无诸,山水实秀妩。
其间多神仙,后先各轩翥。
任敦丹井寒,董奉杏坛古。
云飞邓伯元,风御王玄甫。
乌石隐士周,霍童仙君褚。
王霸骑白龟,徐登跨黑虎。
赵炳石室空,薛丕梅溪举。
何家九弟兄,黄老一宗祖。
无处觅榴花,曾巅但烟雨。
此身犹埃尘,不得奉笑语。
偶亦嗜好同,于焉问出处。
彼美彭鹤林,往在神霄府。
名位居瑶台,觞咏挥玉麈。
不入鹓鹭行,甘与猿鹤侣。
清誉塞江湖,大手压燕许。
西北有高楼,怀仙扁其所。
生晚不同时,怅欲与为伍。
青蛇吼云崖,黄鹤眇星渚。
去去无消息,忡忡镇凝伫。
天上多欢娱,世间厌凄苦。
鸾凤相招携,云泥少间阻。
几回心欲飞,不觉手自舞。
倚栏数百年,归日指可偻。
先谒南华宫,次谒西王母。
献之以玉环,酌我以璚醑。
何必偷蟠桃,尽可擘麟脯。
回首视蓬莱,三点烟如缕。
《怀仙楼歌奉呈鹤林尊友》【宋·白玉蟾】闽为昔无诸,山水实秀妩。其间多神仙,后先各轩翥。任敦丹井寒,董奉杏坛古。云飞邓伯元,风御王玄甫。乌石隐士周,霍童仙君褚。王霸骑白龟,徐登跨黑虎。赵炳石室空,薛丕梅溪举。何家九弟兄,黄老一宗祖。无处觅榴花,曾巅但烟雨。此身犹埃尘,不得奉笑语。偶亦嗜好同,于焉问出处。彼美彭鹤林,往在神霄府。名位居瑶台,觞咏挥玉麈。不入鹓鹭行,甘与猿鹤侣。清誉塞江湖,大手压燕许。西北有高楼,怀仙扁其所。生晚不同时,怅欲与为伍。青蛇吼云崖,黄鹤眇星渚。去去无消息,忡忡镇凝伫。天上多欢娱,世间厌凄苦。鸾凤相招携,云泥少间阻。几回心欲飞,不觉手自舞。倚栏数百年,归日指可偻。先谒南华宫,次谒西王母。献之以玉环,酌我以璚醑。何必偷蟠桃,尽可擘麟脯。回首视蓬莱,三点烟如缕。
https://shici.929r.com/shici/Dep4VqI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