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竹有慈性,丛生不相离。
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
尚想谈论閒,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
混融入老笔,远寄江湖思。
野竹有慈性,丛生不相离。
永怀寒泉感,昨与渭阳期。
寺阁共秋晚,山云独移时。
尚想谈论閒,丹颧映雪髭。
气豪机事少,所嗜平生诗。
起居今何如,会合渺难知。
霜清雁荡骨,春蔼天台姿。
混融入老笔,远寄江湖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汝谠在枕峰寺住宿时,对远方舅氏的深深怀念。他通过赞美野竹丛生的景象,象征着舅氏的慈祥和亲密关系。诗人回忆起与舅氏的约定,如同寒泉般长久铭记在心。他感叹与亲人的相聚遥不可及,只能在秋日晚风中独自思念。
诗中提到的寺阁与山云,增添了环境的寂寥与诗意,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他对舅氏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赞赏舅氏豪迈的气概和对诗歌的热爱,这成为了他们共同的兴趣纽带。诗人询问舅氏的生活近况,表达了对他的关心,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归隐江湖的志向,希望将这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诗作中,通过遥远的寄语传达对亲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