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胯骨若痛,牵连雁翅疼。
从针须得穴,用药更持锋。
小胯骨若痛,牵连雁翅疼。
从针须得穴,用药更持锋。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徐成的《王良百一诗》系列中的第七十七首,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中医针灸治疗疼痛的过程。诗中“小胯骨若痛,牵连雁翅疼”形象地描述了疼痛从局部扩散至周围区域的情景,仿佛小胯骨的疼痛如同雁翅般延伸开来,生动地展现了疼痛的连带感。
接下来,“从针须得穴,用药更持锋”则揭示了治疗的方法。这里提到的“穴”,指的是人体上的穴位,是针灸疗法中极为关键的概念,认为人体疾病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达到治疗的效果。而“用药更持锋”,则可能是在暗示除了针灸之外,药物治疗同样重要,且需要精准地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中医治疗理念的精妙,也蕴含了对医生高超技艺的赞美。
柳飔凉到阑干,虹桥一曲题襟水。
嫣然半面,偷窥菱镜,含赪更媚。
犹似年时,潘妃细步,暗遮裙翠。
倩微波寄语,怜伊心苦,钿钿影,妆成未。
莫道红儿最小,尽撩人、销魂滋味。
诃池浴罢,粉轻香瘦,天然丰致。
觅觅寻寻,菭矶立遍,幽禽能记。
怕云裳解后,西风卷去,化相思泪。
凫玉封烟,蝉梳抛黛,凤窠旋旋黄昏。
流管梅芳,缘屏兰旧,怨蟾不照孤颦。
絮繁丝乱,又重叠、清寒著人。
宫衣添未,催罢鸾笺,销瘦真真。相思化作仙云。
捐玦中洲,心事虚陈。
伤别啼妆,端忧灵体,蘅皋重梦无因。
坠欢寻去,镇呵泪、红绵镜尘。
回衾镫暗,还数中宵,鹃语残春。